半边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9章 沉睡之地!,离石游记,半边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主世界,公元六世纪时,东斯拉夫人和欧亚大陆北部的其他民族一样,处于原始公社阶段, 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成部落,选举酋长为首领,一切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
他们生活在第聂伯河一带,从事畜牧和渔业及养蜂。随着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
那时,若干大家族按地域关系结合成农村公社,村社内的森林、牧场、水源、荒地等为全社公有,耕地则按家庭分配使用。
后来,部落长老和酋长往往利用职权取得较多较好的土地,在战争中获得大量战利品,把俘虏变为家奴,由此富裕起来,渐渐形成部落贵族。
富裕的酋长利用财富豢养亲兵,逐渐独揽部落大权,职位由选举变为世袭,实力强大的酋长征服邻近各部落,成为了王公。
直到唐朝882年,留里克王朝定都基辅,因此又被称为基辅罗斯。
王朝初期,对内实行巡行索贡制, 对外不断通过战争进行扩张。
到了11世纪后,留里克王朝走向衰落,不久被蒙古帝国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属国。
西伯利亚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组成,总面积高达1322万平方公里,占如今俄罗斯国土面积的70%。
16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国(即后来沙皇俄国的前身)以武力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然后便把矛头对准了西伯利亚汗国。
由于西伯利亚汗国人口稀少且极为分散,俄国人甚至不屑于派遣正规军,相反只用一群哥萨克骑兵,便荡平偌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哥萨克骑兵本是俄罗斯军队甚为头疼的对手,但在“招安”政策之下,哥萨克们很快成为沙皇开疆拓土的主力军。
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骑兵在首领叶尔马克的率领下渗入西伯利亚汗国,起初这支军队只有540人的规模,但就是面对这区区数百人,整个西伯利亚汗国竟毫无招架之力。
哥萨克人装备精良、给养充足,更重要的是他们携带着更为先进的火器,结果仅仅一年时间,拥有20万人口的西伯利亚汗国便被哥萨克人各个击破。
1555年,西伯利亚汗国宣布臣服莫斯科,但西伯利亚人的抵抗并未就此结束。
八年之后,不堪忍受压榨的西伯利亚人举起大旗,当地人在首领库楚姆的带领下宣布同俄国断绝宗藩关系,结果招来莫斯科方面更为强烈的弹压。
1579年,俄国派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