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兰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请后台详叙当年事,走捷径两面不讨好,大明女侦探,暮兰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天府南都翰林院混得如鱼得水,一路升迁到了侍读学士,执掌南都翰林院。
翰林院本来是清贵之地,他在南都翰林院当侍读学士,官运已经到头了,但是徐琼志向远大,他不想一辈子都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南都,养花喂鸟过一生。
南都的六部、翰林院基本都是摆设,没有实权,用来安顿那些被贬斥、排挤出北京城的官员们。
徐琼渴望回到北京城,掌握权柄。
所以,按捺不住的徐琼开始找捷径。
怎么找捷径?
成化年间的捷径能是谁呢?
当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啊!
徐琼远在南京,走不了万贵妃这个捷径,但是当时守备南京的太监黄赐,是万贵妃跟前的红人。
为了搭上这个关系,徐琼就讨好守备太监黄赐。
刚好,黄赐的亲娘死了,大操大办母亲的丧事。
徐琼要带着南京翰林院的翰林们去给黄母凭吊上香。
徐琼还准备了亲笔写的祭文。
但是翰林院以清贵自居,绝大部分翰林都不屑于太监结交。
看着执掌南京翰林院的徐琼对黄赐卑躬屈膝,觉得徐琼侮辱了翰林院的名声,纷纷大骂徐琼,其中,编修陈音骂的最狠:
“堂堂翰林相率而拜中人之门,天下其谓何?斯文其谓何?”(注:出自明,焦竑《玉堂丛语之五》)
还有翰林把守备太监黄赐做的“好事”拿出骂。
黄赐贪得无厌,应天府在长江下游,江中有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全部被黄赐圈起来,成为他的私产。
同时,由于长江下游泥沙沉积严重,水位随之上涨,淹没了江边的田地。
但是淹没在水底的田地,黄赐居然照样要收农民的税!
你说可笑不可笑?农民要为根本不存在的田地纳税!
仅仅这两项恶行,就足以证明黄赐是个坏东西,现在堂堂翰林院的首领徐琼要带着整个翰林院给黄赐之母凭吊,当然是一瓢水倒进油锅里,炸了锅。
翰林们对黄赐的厌恶、不满,全都发泄在徐琼身上。
反正已经被贬到了南京,爱咋咋地吧!
骂个上司怎么了?反正老子要一辈子坐冷板凳,升迁无望!
徐琼被骂得斯文扫地,迫于手下们的压力,没有去凭吊黄赐的母亲。
虽然最终万贵妃这条捷径没有走通,但是徐琼的形象大损,读书人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