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孝心,假千金的红包群,漫漫行,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着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来之前薛夷光了解过,这位杨贺杨知府出身江南士族,在燕云这样北方官员占据多数的地方为官,其实是相当于被孤立的,所以这位杨知府和寒门出身又是北方士子的陈清和走得并不近。
“一年多前我游历潭州府的时候,也算是见识到了杨大人家乡的繁华。‘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湘泪传说,楚歌优美,我也曾于陶公墓前祭拜,贾谊庙前瞻仰,杨大人的家乡,楚国风韵,姿容秀美啊!”薛夷光和杨贺在互相打过招呼后,便笑着道。
杨贺听到薛夷光的话,一时间有些感慨,潭州是他的家乡,但是自从自己考中进士为官后,这几十年间杨贺已经很少有机会回家乡了,上次回去还是三年前回家祭祖的时候。
“没想到郡主还去过潭州。”杨贺感叹道。
薛夷光笑道:“江南湖广之地的很多名城我都去过,潭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其实她之前引用的李义山的这首诗整体的调子偏向悲伤,并不明快,她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也是有原因的,她希望能以这首诗的悲伤勾起杨贺忧伤的情绪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了。
“我是个不孝子,说起来我都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也没有尽孝母亲膝下。”杨贺说道,他不是家中长子,所以母亲轮不到他来奉养,而是跟着自己大哥在祖宅,而说起来杨家其实还算是个大家族,虽比不上王公贵戚,但是在潭州也算是有些名望。
薛夷光笑着说道:“杨大人为官一方,是一府百姓之父母,若是能够造福一方,想来令堂也能够理解杨大人。”
杨贺自然也注意到了薛夷光这说话的艺术,“若是能够造福一方”,这一个“若”字,便是在点自己,“郡主说的是,我为官这么多年,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尽力造福延平府百姓也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尽孝。只是我治下不严,除了吕闻这样的败类而没有察觉,是我的失误,还请郡主恕罪。”
薛夷光浅笑,她自然知道杨贺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要知道杨贺也算得上是官场的老人了,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能在四十岁不到就做到正五品的官职,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这仕途算得上是不错的,照这个程度发展下去,等到在告老前正二品荣休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人,自然要比吕闻这种没参加过科举,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成为县令的人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即便是知道她今天来是兴师问罪的,却还是能够镇定自若,就连和她请罪也只是承认了治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