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土地兼并,假千金的红包群,漫漫行,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来农户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己有土地的,另一种便是佃户,其实按照大魏开国时期沿袭的均田制, 百姓都应当是有田的, 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地已经被各种买卖。苏夷光也总算是知道这次张微跑到这里来的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
“我们村算是好的,佃户比较少, 百十户人家佃户只有十户, 大部分都是有地的, 但是像我们隔壁村,五十多户人家, 就有三十户是佃户。”村正答道。
之后, 张微又问了村正村子里每户有多少田地等等问题,问得十分全面, 苏夷光在旁边听着, 将这些记在心里。
大魏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田,一种是民田,其实就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混合。在每个王朝一开始建立的时候,由于战乱逃荒等原因,有很多土地都是无主的, 这些土地自然归为官田,当然官田还有屯田等其他田地。
至于民田,便是个人所有的土地, 能够买卖的也是这类土地。随着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官田以各种形式和理由变为民田, 民田经过买卖很多归于达官贵族或者是各地的财主所有,这便是土地兼并。
如今大魏的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很多权贵通过强制手段将土地从百姓手中掠夺走。苏夷光即便不关注朝政,也知道这段时间朝廷中就一起土地兼并案讨论地十分热烈,因为事情涉及朝堂勋贵平远伯,在朝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她突然明白张微为什么这个时候回来,应当也和这土地兼并有关系。
苏夷光在旁边听着百姓的现状,不得不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开国时记载的有了太多的不一样。土地兼并的问题,从古至今一直都有,这是土地私有制带来的弊端。
为了遏制土地兼并,历朝历代想了不少的办法,从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前者取得了一段时间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唐朝经济的发展,到唐朝后期,便已经废除了均田制,至于后者,变法并未成功。
所以,土地兼并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
张微问了村正很多问题,问得不只是这一个村子的,还有旁边几个村子的。苏夷光在一旁听着,将情况自己记下。
另一边,梧桐跟着村正家的大姑娘进了厨房后,只觉得根本无法入眼,准确的说,这里根本称不上厨房,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灶房。里面只有一口铁锅。
“妹妹怎么称呼?”梧桐笑着和旁边的女孩搭着话,“我叫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