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又想干嘛,天字嫡一号,青铜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一路出城毫无阻碍。
老汉家里并不远,就在方才相遇的屯里。
沿途的房屋的开始密集,这村屯并不大,举目望去皆是些静幽幽的茅屋。设或有两间还点着灯,却也亮了一下就熄了。宋澈不免皱眉:“屯里没人了住么?”
老汉嗫嚅了一下。
徐滢温声道:“老伯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我们只是路过此处。您跟我们说什么我们都决不会把话传出去的。”
她是这伙人里最和善的,瞧着也最好相与的。老汉跟她倒是敞得开话匣子:“不瞒官爷们说,这屯子里都是廊坊卫所下的军户,自太祖打江山下来,祖辈都在这里繁衍,哪里有不住人的理儿?这四处没灯不过是因为灯油贵,我们都点不起,只得早早地歇下。”
“灯油都点不起?”徐滢拢眉望着宋澈。
大梁初期军户确实艰难,但这些年来没有战争,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灾害,朝廷又有相应的激励晋职的政策,军户们有每月六钱,米六斗的军饷,其家属虽无饷银,但却有田可种,还能免除各种赋税,这廊坊卫所的军户却连灯油都点不起。
宋澈的脸色愈来愈难看。
老汉看不到他面色,接着徐滢的话又说起来,“何止是点不起灯油,如老汉这般揭不开锅的多了去了。老汉的儿子媳妇若不是又病又饿,也不会撑不住而死去。”
说到这里他抬袖印了印眼眶。
徐滢也不再做声,因为老汉的家已经到了。
月色下一座垮了有小半边的茅屋,余下三间房墙体拿木桩打着斜撑,窗户纸根本已没有,眼下夏天倒还只有蚊子骚扰,到了寒冬腊月,也不知该怎么过。
徐滢前世虽知之甚多,却也没有亲临过底层百姓的居处。到了院门外,跟宋澈也是一样地停住了脚。
其实院子已不能算是院子,因为泥土堆成的院墙已经垮成了一溜土堆。老汉躬着腰在檐下徒手扒了把柴禾扎起来,颤巍巍点着做了个火把。
“家里实在困窘,只能委屈几位。”
徐滢忙道:“老伯先去熬药给孩子吃。”
老伯踟蹰着,徐滢再三催促,才又交待男孩儿留下来,自己拿了药下去。
徐滢微笑半蹲在男孩跟前,伸手探他的额,说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我姓于,叫百米。”男孩声音很显虚弱。
徐滢把荷包里解下来,笑着举起来道:“百米一会儿乖乖吃药,我就把这个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