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千顷地里一根苗
咖啡就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6章 千顷地里一根苗,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咖啡就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叨了半天,才想起来,是“晏子春秋”里的一句,变成白话文,就是,干!干吧!
也不知道荆明受了什么刺激,才写的这玩意儿。
理了理桌上又被改的都是红线蓝线黑线的论文稿,点开笔记本电脑,捏着脖子,一只手敲起键盘来。
“噼里啪啦”中,有人轻声敲门,李乐起身,拧开把手,一张没有表情的扑克脸出现在眼前。
“呃......惠老师,下午,好啊。”
“有时间?”
“有,有有,请进。”李乐赶忙让开。
“正好来历史系办点事儿,听说你经常在这间屋?”
“啊,借用一个师兄的办公室,这里有网,方便查一些资料。”
“挺好,安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似乎为了显得和蔼些,惠庆努力的让嘴角上翘了几分,不过落在李乐眼里,更难看了。
小屋里扫了眼,目光稍微在墙边的蒲团上停了一秒,惠庆走到书桌前,扶着桌沿,翻起李乐的论文来。
带着一丝疑惑,李乐站到一旁,一言不发的等着。
惠庆,费先生带在身边的最后一个学生,也是燕大社会学系重建之后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人。
和八面玲珑,性格诙谐,极具亲和力的马主任不同,沉默寡言,严谨低调,所有接触过惠庆的人嘴里几乎都会冒出这么一句。
一堂社会学理论的基础课程,教授的极为扎实,却又是班里所有人的不愿再去掀起的回忆。
毕竟,没有任何提纲重点,考试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能够横跨一个学期所有专业课程,挂科率大学四年排名第一的存在,极为恐怖。
“这是马主任给你改的吧。”好一会儿,惠庆才停了手,点着论文稿说道。
“啊,是。”在这种人身边,李乐话都少了几分。
“还好,该有的东西都有,只不过关于地方经济差异化和人口流动的成因几个地方,前后顺序再重新调整一下,更好。”
“是。”
惠庆说完,愣了愣,好半天才开口,“那个......”
“您说。”
“不是让你在保研出来之后,就来找我的么?怎么没来?”
“......”
李乐想说,我故意的,可哪敢。保研结果刚出来,就被你做了记号,想和其他老师勾勾搭搭,来个双向选择的机会都没,当然是能拖多久拖多久。
斟酌了好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