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一章 宫阙山陵崩,孝恭皇后,原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事后太子妃、太孙妃知道朱瞻基在孙清扬月子里留宿的事情,都劝诫了几句,朱瞻基应承就是那两日而已,但大家对这事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这事虽然不合规矩,但端本宫里,皇太孙说了算,太子妃也知道孙清扬平日里并非媚主惑上之人,太孙妃尽管有些心绪不宁,却也不好把朱瞻基强留下的事情怪罪到贵嫔身上,这事,也就揭过去了。
转眼间,小郡主瑾瑜的满月过了,百天即满,日子已经到了永乐二十二年的六月。
北征的永乐帝已经先败兀良哈三卫,再败鞑靼大军,平安抵达了大宁。
大宁,曾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封地。宁王朱权自幼聪明好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权13岁时,明太祖为防御蒙古,封他就藩于大宁,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称宁王。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起兵前,他曾到大宁胁迫宁王朱权出兵相助,并许以攻下金陵后,与他分天下而治。建文四年六月,燕王进军金陵,夺取政权登基为帝,年号永乐。即位后,却只字不提分治天下之事,后借口朱权恃“靖难”之变有功,骄恣妄为,将其封地改为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当时,宁王朱权年仅25岁。
遭此骨肉相残的巨创深痛,宁王心灰意懒,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他多才多艺,对经史子集、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均有涉猎,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
宁王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所制作的“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
他耽乐清虚,悉心茶道,曾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
尽管宁王朱权如此孝友谦恭,乐道好文,循理守法,但永乐帝对他却颇多忌惮,甚至多年不许他入皇城。
如今,宁王已近五十,而永乐帝早过了花甲之年,在大宁的行宫,从前宁王的王府里,永乐帝想起前事,想得喃喃自语:“十七弟,莫怪你四哥,国无二君,天无二主,其实,在这个位置上,朕何尝有一日欢愉?倒不及你寄情山水、琴茶之道,来得逍遥自在……”
“朕不愿负天下,只好负你,十七弟,但愿你能明白四哥的苦心,明白四哥的不得已,原谅朕的背信弃义。”
“咳,咳——”七月炎炎,即使是夜里,也仍然酷热难当,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