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茁壮成长,靖难攻略,北城二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定吃得消。”
“不过,若是一支兵马都不调动,那也不太好,毕竟吉林城遭此重创,难免忽喇温之地的阿台外兰会生出祸心,届时若是因为兵力短缺而重新丢失安东城,那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孙儿想,不若从山东、直隶等处调二千独身的兵卒前往吉林城。”
“如此一来,不用拖家带口,行军速度可以快些,维持兵马所耗费的钱粮也可以少些,吉林城与安东城也得到了安稳,肇州城也可以兴建起来。”
朱济熺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回答,对此朱高炽松了一口气,而朱允炆虽然不高兴,但也能接受。
两千兵卒虽然很多,但他们没有家属,因此前往吉林城后,他们只能依靠吉林城供养。
如此一来,反而加重了吉林城的粮食需求,增加了吉林城对辽东都司的依赖,很符合朱允炆节制朱高煦的想法。
不过比起这件事情,让朱允炆更加在意的,是自家爷爷为什么要问朱济熺这个问题。
朱济熺本就是晋世子,哪怕如今晋藩被削弱,但朱济熺还有一个最大的身份,那就是诸孙之中最为年长的长孙。
这个身份让朱允炆颇为忌惮,哪怕如今也依旧挥之不去。
自家爷爷重新提问朱济熺,是不是要委任晋府做些什么事情,让他从东胜那地方回到太原?
朱允炆还在猜想,朱元璋却已经颔首道:“你这话说的不错,就按照这办法拟旨吧……”
“另外,催促高煦在肇州筑城,赏布三千匹,棉花五千斤,绸缎各百匹给他,以示嘉奖。”
他话说完,一旁的司礼监太监便作揖应下,往角落的书桌走去。
不多时,他便起草了一份圣旨,交给朱元璋确定无误后,由朱元璋盖印下发。
待圣旨被带走,这个小插曲便结束了,殿内的爷孙四人继续开始处理朝政。
对于他们来说,吉林城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件小事,当下大明朝的大事,是今年的秋税是否要‘以钞抵税’,以及西南平叛进行的如何了。
没错,时间进入洪武二十九年后,云南与四川行都司及等处相继又有土司叛乱。
贵州都指挥使司的中平等寨群蛮聚众四千叛乱,洞水等寨蛮贼作乱,并杀其土官王应名。
四川威龙州土官知州普习叛乱,松潘的纳卜、薛卜、任昌等寨番寇作乱,并杀害当地官军百余人。
云南金齿芒宽蛮作乱,袭击大明在金齿的矿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