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郑指导员转向张志成,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志成,这次苏联专家团的到来,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中国人有能力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设出一流的水利工程。
你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咱们的工作好好梳理梳理,准备向他们展示。”
张志成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坚定起来:“指导员,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段时间,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我会组织大家整理好资料,把工程的进展、技术创新点,还有我们克服困难的过程都准备得详详细细的。
到时候,一定让苏联专家团看到我们的实力。”
“志成,还有一件事,你得注意一下。
苏联专家团来了,肯定会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可能会有一些质疑。
咱们要保持冷静,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张志成点了点头:“指导员,我明白。
咱们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不怕他们问。
他们有什么疑问,咱们就用什么数据、什么事实来回答。
我相信,只要他们看到咱们的成果,一定会认可的。”
郑指导员欣慰地笑了笑:“好,有你这样的态度,我就放心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关于文工团的姑娘们,她们这次回去,你可能得跟她们道个别。
她们在这里也帮了不少忙,特别是苏团长,她虽然年轻,但革命资历比我都老!”
张志成闻言,说道:“指导员,我知道。
苏秀华同志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她还一直鼓励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精神力量。
我我们都感谢她,等会儿我和王力就代表营地去跟她道个别。”
郑指导员拍了拍张志成的肩膀:“好,你去吧。
我也得去安排一下伤员转移的事情,尽力把文工团的同志们都一起拉走,咱们分头行动!”
三人一番商议,确定了行动方案,随即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起各项事宜来。
郑指导员转过身,向着随行的队伍,中气十足地大喊道:“同志们,手脚都麻利点儿,赶紧把车上的物资给卸下来!
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可不能耽搁了!”
张志成闻言,大步流星地走到一辆卡车旁,抬头望着车上堆得满满的物资,高声说道:“来,大伙儿先把食品和生活用品给卸下来,这些都是咱们眼下急需的东西。”
车上的人闻言,连忙点头,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物资递了下来。
张志成和其他几位同志在下面稳稳地接住,然后一趟趟地搬到指定的存放区域。
这时,王力在另一旁也忙开了,他一边指挥着战士们搬运物资,一边特别留意着那些装有药品的箱子,神色格外严肃而专注。
“小心点,这里面装的是药品,金贵着呢,可不能磕着碰着了。”
他反复叮嘱着。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物资终于全部卸下了车。
接下来,便是分配工作的重头戏了。
郑指导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召集众人围拢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物资清单,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咱们得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分配这些物资。
伤员和病号的药品和营养品,那是必须要首先保障的,然后再考虑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
说罢,他按照清单上的项目,一一指点着物资,药品被优先挑选了出来,由专人负责送到医疗队的临时帐篷里。
林悦和她的同事们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到药品送来,连忙迎了上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