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赵一组,负责搬运木桩和绳索;王力和小张一组,协助张志成固定防水布;大刘则带着几个队员,尝试用沙袋在河湾的关键位置堆砌简易的堤坝,试图减缓水流的速度。
可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
木桩很难打进坚硬的河岸,好不容易打进去了,又因为河水的冲击而松动。
防水布也被湍急的水流撕扯得七零八落,根本起不到阻挡的作用。
沙袋堆砌的堤坝,在汹涌的河水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很快就被冲垮了。
“不行啊,志成,这根本挡不住!”
王力累得气喘吁吁。
张志成心急如焚,可眼下却无计可施。
他望着被冲垮的临时防护设施,又看看那汹涌的河水,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一切可能的办法。
突然,“大家先停一停!”
张志成大声喊道,“我想到一个办法,咱们可以尝试在河湾处人工制造一个类似弯道式引水的结构,改变水流方向,减少对河岸的直接冲击。”
队员们纷纷围拢过来,虽然一脸疲惫,但眼神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张工,具体该怎么做啊?”
小李急切地问道。
张志成蹲下身子,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草图,边画边解释:“咱们在河湾的入口和出口处,用木桩和沙袋堆砌成类似弧形的堤坝,让水流进入这个人工弯道,利用离心力把泥沙带到外侧,减缓水流对内侧河岸的冲刷。”
“张工,这办法真能行?”
大刘眼里满是怀疑。
“现在这情况,咱们没别的选择,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说干就干,小李和小赵又一趟趟地跑去搬运木桩和沙袋。
太阳愈发毒辣,地面被晒得滚烫,他们的脚步有些踉跄,可怀里的木桩和沙袋却抱得紧紧的。
每走一步,脚下的沙地就扬起一阵尘土,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滴在滚烫的沙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小李,你还行不?”
小赵喘着粗气,看向身旁同样疲惫不堪的小李。
“撑得住!”
小李咬着牙,挤出几个字,“这河湾要是保不住,咱们之前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王力和小张协助张志成搭建弧形堤坝的框架。
他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双手紧紧握住木桩,用锤子一下一下地砸进河床。
河水的冲击力很大,每砸一下,他们的身体就跟着晃一下。
“不行啊,张工,沙袋不够用了!”
小李的声音在河浪声中显得格外焦急。
“用红柳枝条!”
张志成眼睛一亮,大声喊道,“把红柳枝条编成篓子,里面装上石头,压紧实,用来替代沙袋!”
这是张志成从李工那里学来的办法,只不过当时他们用的是更具韧性的树枝,戈壁滩上只有红柳和梭梭。
队员们愣了一下,随即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率先冲向红柳丛,他们弯下腰,双手抓住红柳的枝条,用力一折,“咔嚓”
一声,枝条断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