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块砖石,接着说:“咱们用这些片石沿着干渠底部和两侧砌起来,片石质地坚硬,不容易风化,能给干渠加一层坚固的防护。
再把鹅卵石填充在片石的缝隙里,尽可能减少空隙。”
大刘皱着眉,提出质疑:“砌片石能防住漏?这缝隙就算填了鹅卵石,也不一定严实吧?”
张志成想了想,说:“缝隙的问题,咱们用石灰砂浆灌缝。
石灰咱们自己烧,把石灰石放窑里烧,就能得到生石灰,再加水变成熟石灰,和沙子一拌,就是好用的石灰砂浆。
把砂浆灌进缝隙,应该就能代替水泥了。”
老沈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眉头依然紧皱,眼神中满是审慎“听起来有点道理,可施工的时候咋保证每层都弄好?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张志成说:“施工的时候,咱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段,互相监督。
每砌完一层片石,就用工具把鹅卵石和砂浆捣实,保证密实度。
另外,在片石外面,咱们再用砂浆抹一层面,就像给干渠穿上一层‘防水衣’,进一步减少渗漏。”
大刘追问:“这烧石灰、砌片石,技术要求高不高,兄弟们能上手不?”
张志成回应:“这几天我先带几个骨干上手试验一下,要是成了,再让他们分头教大伙。
烧石灰也不难,咱们边干边学,肯定能行!”
老沈听后双手重重地撑在桌面上,侧过身子说道:“同志们呐!
这水利工程可是百年大计,关系到这一方水土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咱们干的活儿,那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传统砌石工艺,那是经过多少先辈实践出来的,每一块片石的摆放,每一层砂浆的涂抹,都有讲究。
咱们要是为了赶进度,把质量抛在脑后,以后渠道出了问题,洪水决堤,淹没农田,祸害百姓,咱们就是人民的罪人!
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咱们,咱们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呐!”
大刘也“霍”
地站起来,扯着嗓子反驳道:“老沈,时代不同啦!
你看看这戈壁滩,老天爷可不会等咱们慢慢磨!
夏天眼瞅着就来了,按你的老办法,大水都把咱们冲回老家去了!
咱们来这儿,就是要响应国家号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咱们得敢想敢干,大胆创新,先把片石快速搭起框架,再集中灌砂浆,效率能提高好几倍!
提前完成任务,让这干渠早日通水,这才是为人民服务!
老是抱着旧观念,怎么能行?”
老沈气得直跺脚,手指几乎戳到大刘脸上:“你这是胡来!
没有质量,速度再快有什么用?这是拿工程当儿戏,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负责!
你这是要把大家的心血都给毁了!”
大刘也不甘示弱,往前跨了一步,大声吼道:“你这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不与时俱进,就是拖国家建设的后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唾沫星子乱飞,周围的人也分成两派,纷纷表态支持各自的观点,帐篷里乱成了一锅粥。
张志成用力拍了下桌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
都听我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