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第二更
柚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66 章 第二更,我在六零开闲渔/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柚苏,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干着清洁工的活儿,却并没有过于为难她。
至少院里之前分的房子还没有收回,也没有把他们家里的人全都下放到农场,这比起其他的同事,已经不知道要好多少了。
可尽管这样,他儿子,儿媳还是跟着她吃了挂落。
那小两口也都是在医院工作的。
曾经关大夫的儿子也是院里人人称赞的对象,都说要子承母志,成为中医院新一代最有前途的医生。
可现在却被贬去药厂做了杂工。
那种类似于搬运工,哪里需要就要去哪里干活的工种。
而儿媳,原本是在药房工作的,现在却被派到食堂做了保洁。
其实这些,关大夫倒也看得开,现在谁家不是这样呢?
可关键在于,因为岗位的转换,他们的工资都比以前少太多了。
从主任医师到清洁工,那工资待遇下降的幅度可想而知。
大人还能忍,可家里还有四个孩子。
关大夫家里有四个孙儿孙女,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刚满一岁。
全是什么忙也帮不了,又最能吃的时候。
天天怎么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已经变成了让关大夫一家最作难的事儿。
这些情况自然不是关大夫说的,都是姜晓菱自己慢慢打听出来的。
毕竟自己母亲在关大夫的认真诊治之下,情况越来越好,对于这位认真负责的老大夫,她一直心存感激。
吃的东西,对于别人很难,可对于姜晓菱来说却最简单。
可再简单她也不可能随便就把食物拿出来送人。
她只是在第二次带妈妈去检查的时候,将家里结余的粮票给关大夫拿了二十斤过去。
而且,为了怕她不肯收,姜晓菱还没敢说是送她,而是提出用粮票换药材。
说起来,虽然现在姜家的条件和大多数人家相比,已经算好的了。
一家三个人挣工资,邵彦成家里就他一个也没有什么负担。
可即便是这种情况,负担许寒梅的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毕竟现在有几家几户的人能够承受的了一个月跑一趟省城的开销?
都不说开药了,车旅费这一块儿就是不小的支出。
而那保肾的药更是一点也不便宜,徐寒梅还没工作,医药费也不报销。
姜晓菱说出这样的理由,自然是很容易就让人相信了的。
而关大夫再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