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灼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深宫谍影,颜灼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不但书法文章声誉鹊起,对治国方略和处世之道也有颇深的领悟。正德后期,在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懈努力下,大太监刘瑾等奸佞小人终于被铲除。正德十一年,在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盛情邀请之下,严嵩决定出山。然而复职后,他却先后赶上宁王叛乱、朱厚照驾崩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件,依然得不到重用。
直到嘉靖三年,严嵩仍然只是应天府翰林院的侍讲,只有七品官衔。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才华,更别说提拔重用了。也是在那一年,他遇见了莺莺,那个美丽多情的女子,她倾慕于他的博学多才,永远崇拜地注视着他。她眼中的崇拜为他即将枯萎的生命注入了活力和激情,那烈火般的凝视又烧化了他所有的顾忌。他们深深相爱了,在他们的爱情里,没有传统,没有礼教,没有年龄的隔阂,只有无穷无尽的爱恋,和如胶似漆的缠绵。
严嵩还记得,听说莺莺怀了双生子时,他喜极而泣,一心一意要将她娶回家,给她一个名分。谁知偏偏在这个时候,严嵩被调回京城,升任国子监祭酒。他为莺莺作了周到的安排,承诺待自己在京城安顿下来后,立即接她进京。由于诸事延误,当他心急火燎的赶回应天府时,已是大半年后。莺莺居住的那栋宅院已不见了伊人芳踪,她带走了刚出生的儿子,只留下奶娘和嗷嗷待哺的女儿。
忆往昔恩爱甜如蜜,今夕人儿已难觅。婴儿襁褓上绣着鸳鸯戏水的图案,还有用红丝线绣上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乙酉年(嘉靖四年)九月十六”,那是女儿的生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严嵩怀抱初生的女儿,两行热泪肝肠裂,遂为女儿取名“清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