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辰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辰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叶青先是错愕:“竟然这样?”
不过, 他又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道:“原来如此。”
谢知秋应是。
能进国子监学习的学子,家中大多非富即贵。
国子监学生既可以参加科举, 又可以在完成学业后直接荫官, 可谓双重机会。朝中官员争着将儿子送进国子监,实则就是想给后代铺平一条稳妥的入仕之道。
虽说国子监学生毕业后, 大多还是要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 并不能一步登天, 但比起寒窗苦读十余年都未必能中第的科举,还是要顺畅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选, 国子监学子任官时, 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在梁城起步,即使是外迁,多半也更青睐富庶之地的官职。
像萧寻光这样, 居然主动提出去西北之地贫寒之地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自从知道萧寻光和义军之间有关系后,谢知秋不难判断, 萧寻光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肯定是觉得梁城离边关太远,与义军沟通不方便, 消息滞后,还束手束脚。如果被派到边北, 一切对他来说都会方便许多。
据谢知秋所知, 萧斩石对长子这样的选择仍有意见。
但次子“萧寻初”已顺利在朝中立足, 萧斩石对两个儿子的夙愿已经算是超额达成,他对长子逼得就没有过去那么紧了。
而萧寻光本来就不是听话的人, 他二十好几了,就算萧斩石再不满意,也没法像对待小孩一样生掰硬拗,再说,对萧寻光来说,弃武从文本身就是做了让步。
于是父子二人扯皮一番,关系进一步恶化后,萧寻光终于还是去了边北。
正因如此,谢知秋重回梁城后,其实没再见过萧寻初的这位兄长。
当然,对谢知秋来说,少一个与萧寻初关系亲密的人在身边,也算少了一重风险。
她对叶青道:“我听说今年年底,他有可能会回梁城与家人团聚。你若是想见萧家大公子,到那时想必会有机会。不过,详细的你还是去问萧寻初比较好,毕竟他才是萧家人。”
叶青闻言心中一动,为义军做了几年的武器,他对义军这位灵魂人物,内心是有向往与敬重的。
他笑道:“好,我明白了。”
话已至此,叶青本想道别。
不过,他犹豫一瞬,又顿住脚,对谢知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