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辰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辰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句将云城当作根据地, 说来简单,其中经了多少周折,唯有谢知秋与一路陪她走来的义军自己清楚。
在来到云城之前, 义军与过去一样, 只隐藏在民间,伺机而动。
萧寻光统帅的这支义军, 在民间自发组成的军队中算是规模大的, 但与朝廷军相比, 还远远不足。
谢知秋来到北地后,私底下协助义军、为其在战场上出谋划策,明面上则帮助父亲与知满重新经商。
谢望麟年事已高, 实则觉得女儿当个国子监祭酒已经十分光宗耀祖, 并不理解她的辞官之举。
奈何谢知秋心意已决,她还召集谢家全族开会,向族中长辈阐明了对辛国局势的担忧, 以及皇室故步自封的弊端。
谢家在梁城根基深厚,又是书香门第,十分看重朝中官职, 因此谢知秋辞官一举,并不在族中长辈预期之中。
好在族中长辈皆是明理之人,当年先帝欲杀萧斩石, 不少长辈都曾死谏保萧斩石,虽看重家族声誉名利, 但危机当前, 他们仍会将家国至于个人安危之上。
谢知秋出于保险起见考虑, 并未将自己与义军的联系全盘托出,但谢家从她话中, 能觉察到她去北地,必定是一桩极为冒险的事。
谢家商议数天,终究决定支持谢知秋。
于是族中安排转移老幼女眷前往安全之所,有官职的谢家人留在梁城,尽可能稳住朝廷。
知满主动要跟着姐姐走,谢望麟前思后想,终是放心不下两个女儿,况且谢知秋说皇室对她有所忌惮,留在梁城说不定有危险,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举家迁往北地。
北方少数民族众多,被关内称为蛮夷之地,谢望麟知道自己的文玩生意在这里定然是做不起来的,便将重心放到布坊上。
知满离开时,将梁城的绣坊都托到谢家长辈手中,同时也将一些熟练的绣娘从梁城带到了北地。
那些梁城长大的姑娘大多不愿离开,但包括知满最得力的帮手燕子在内,有相当一部分绣娘是绣坊过去接纳的无家可归的姑娘。
她们本就如浮萍无依,绣坊就是唯一的家,又受过谢家姐妹的恩情,得知两人要走,皆表示愿意跟随。
起先他们的落脚之地,是离义军较近,但受辛军影响较小的一些富裕大城,谢家表面上只是普通富商。
新的谢家绣坊办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