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归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桃花乡52,穿成克夫小夫郎,路归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打听,就知道哪是哪了。
“我们镇上王老爷家的宅子就是苏秀才公给画的。”
王家宅子他们进镇子上时见过了,不过光看大门,就是寻常大门,和齐家差不多。不过听了,岑越打算先去拜访拜访,买了点心买了肉,拎着两样就去了。
苏秀才家在巷子里,小门小院一户,里头还有孩童读书声。牛二上前敲门,没两下,一个老妇人开的门,听闻来意,见招呼他们进来。
“我家相公还在给学生们教书,劳烦在院子里等一等。”苏秀才娘子还给他们倒了茶,搬了凳子。
“院子小,见谅了。”
岑越道了声客气。听着里头念书声,他是吃饱了就昏昏欲睡,等了好长一会,终于是散了,他也精神了,过了那个午睡的困劲。
苏秀才约有个四五十的年岁,留着山羊胡,人略有些发福,圆圆的,不怎么高,不过看着挺随和的,见他们第一句话就是久等了实在是抱歉。
反正不像刻板印象里的‘穷酸秀才’。
“我家娘子说了你们来找我画宅子?里头请。”苏秀才招呼他们进屋。
苏家堂屋门是拆卸方式,白日里孩子来念书,为了光线好就拆开了门,夜里又把木板装上去。这会孩子都放学了,岑越刚数过一共就五个孩子在这儿念书。
桌子都是七七八八各种不同木材拼的,但擦的干干净净,孩子们放学前收拾好,将小桌子移到靠墙位置,都收拾整齐才走的。
堂屋这会很畅快,就两把椅子一张小桌。
苏秀才说了稍等,没一会拿了两本书来,还让娘子取笔墨纸,在孩子们拼起来的大桌子上放着,苏秀才先打开一本书,递了过去。
“这是洪朝时的《起居录》,这本是我祖上留下来的《风水利阳宅》你先看看。”
岑越:……他先前‘刻板印象’了,这苏秀才真是有两把刷子!
“这是图,我跟你讲。”苏秀才想起来对方可能不识字,忙把起居录打开,“这是洪朝时,京都最多的宅院,讲究工整。”
岑越一看就是基础四合院,还有两进院的构造。
“我家是在桃源乡,地方大,我想盖个起码三居院子,一个用作招待客人会客商议事的,另外两座是居住的,还要有园林,地方敞快,不用假山石头这个费钱,最好是简单秀气一些就好。”
苏秀才听闻,往后翻了翻,自言自语说:“你这个说法,倒是适合本朝盛京宅子。”
洪朝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