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牧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美人眸,蒋牧童,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初她亲赴扬州,与三公子一起,彻查扬州流民案,他们经历九死一生,终于将证据带了回来。
可是事到如今,那些证据依旧还安置在都察院的库房中。
谁给那些无辜枉死的流民,一个真正的交代。
直至今日,她亲眼看着这个人从眼前一跃而下,他是在用死在抗衡,抗衡无上权势,他想要用死去驱散头顶这片天空的乌云。
他的死能得到该有的意义吗?
沈绛望着眼前,心头澎湃竟久久无法停息。
不远处傅柏林正在咆哮,本以为这次任务,只不过是抓捕一个可疑书生,可是居然有此事发生。
一个文弱书生,当着锦衣卫的面儿,做出这样的事情。
锦衣卫的脸面都被踩在了地上。
“把尸体给老子赶紧移走。”傅柏林面色铁青,指挥底下的锦衣卫将尸体移走。
平日锦衣卫办差,周围的人恨不得立即跑的远远,哪还敢留在原地围观。
可是今日,大家纷纷驻足望着这里。
甚至有人脸上露出了同情之色。
此事几乎让扬州流民案,彻底轰动京城。
接二连三的扬州士子甘愿赴死,只恳求皇上彻惩幕后真凶。
以死为谏,足够震撼。
*
都察院。
谢珣并未像往常一样,在值房内处理公务,而是站在庭院里,看着墙壁上的爬山藤,这藤也不知是何人栽种在此处,如今茂密繁盛。
春日里新芽刚出,只见浅绿青葱一片。
待到了盛夏之时,铺天盖地,泛着墨色的绿意覆盖墙壁,远远瞧着,便觉得清凉。
不知多久,一串脚步声匆匆而过。
一个身着御史官袍的人,走到谢珣身边。
此人一抬头,竟颇为几分眼熟。
陈秋一路小跑过来,额头上密布着细汗,他低声道:“大人,刚才在前门大街上,又有一个书生从屋顶一跃而下,口中高呼……”
他顿了下,左右扭头看了几眼,这才压低声音说:“皇天不公,端王残暴,苍生何辜。”
原来这个陈秋便是京兆府原本的通判陈秋。
谢珣调任都察院,成为佥都御史之后,便将陈秋调到都察院当御史。
陈秋此人办事牢靠,心思缜密,以前在京兆府郁郁不得志,也只是因为朝中无人罢了。
得了谢珣的知遇之恩,他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