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丧夫后的滋润日子,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省了一些空间,让本来只够摆六张桌子的地方,如今放上了八张桌子。
那本来只开了几扇小窗户的墙壁也经历了大改,上半部分几乎被全部敲掉,做成半人高的大窗户。而且不是从中间推开的那种窗户,是用类似槅扇那种,由顾客自己选择打开或者关上自己旁边的窗户。
要不是这个时代的玻璃还是稀罕东西,顾茵已经把落地窗给安排上了。
而店铺正中间,则是一个回字形大柜台,柜台外围摆了一圈单人矮桌和圆凳,足足可以坐下三十来个人。
而柜台和墙边方桌的间隔,顾茵本是想定做更小一些的双人桌摆上,但是后来粗粗一算,店内现下已经能坐六七十人,作为一个刚开业的店铺来说,这个容量应当是够的,就暂且搁置。
店内服务人员有四个,领头的当时王氏,然后是许氏和另一对同住在缁衣巷的田氏母女。
许氏是王氏去请的,她想的当然是有好事一起干,但其实一开始王氏也怕她不乐意——毕竟是秀才他娘,做跑堂的活计虽然不丢人,但是也不算多么高雅。
但没想到许氏一口就应承了。
许家的进项就只有两个小院子的租子,一年就七八两银子。这钱只够许青川一半的束脩。
这些年主要还是吃许家留下来的老本。
但出项远大于进账,老本吃了这些年,许氏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银钱了,尤其是今年开春后,她发现许青川私下里在给书肆抄书,越发心里不是滋味。
她是真的想找个活计做,但是镇子上招女工的地方本就不多,而她前半辈子养尊处优,也没什么一技之长,能寻到的也就是浆洗缝补的活计,这种活计不仅辛苦,而且赚的少,她几次想接这种活儿来做,都让许青川给拒绝了,还说他私下里本就要温书,抄书只当温故知新。
王氏的邀请,对许氏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她当即应下来,后头王氏说店内还差两个人,许氏就给她推荐了同住缁衣巷的田氏母女。
许氏也是后来搬过来的,而田氏是一直住在缁衣巷的。她们能说上话,是因为田氏也是寡母带个女儿。
田氏的人生是真挺坎坷,青年丧夫,独自带着女儿讨生活。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大了,嫁了个人,女婿在几年前也让朝廷强征入伍,杳无音信。
她女儿的婆婆也是心狠的,想着小儿子多半是回不来了,就直接把她女儿赶回了娘家,对外宣称是田氏和她女儿命不好,不然怎么当娘的是寡妇,当女儿的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