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湖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33 章,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湖涂,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工业园区的工程也开起来了。
苏浔叮嘱李瑞一定要管理好,千万不能闹出乱子来。人多了就怕出乱子。到时候造成不好的影响。
李瑞笑道,“苏总,放心吧。大家都很珍惜出来做事的机会。我昨天去看了一下,都还记得当兵的时候的纪律呢,被子都叠得很整齐。您这边给他们的伙食标准又高,顿顿有肉吃,工资也很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都很满足,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苏浔笑道,“待遇方面可不能比别人差了,否则到时候我们辛苦招的人,还要被人挖走。”
李瑞笑道,”苏总放心,我一定会紧盯市场。”
苏浔道,“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对了,多抽时间陪家人。”
李瑞感激道,“我会的。”
眼看着产业园区开始动工了,苏浔这边的计划算是又完成一个。
视察完工作,苏浔就翻了翻自己的小本本,笔记本上面用只有苏浔自己
看得懂的记号,记载着秦海洋接下来投资的一些大佬。
苏浔偶尔就翻翻,看看哪些适合投资。
大佬成功的概率还是大,比如投资的木制厂和老德庄,都给她带来了很丰厚的回报。
不过这个小本本上面记录的人,有些人还没开始创业,还没到投资的时候,苏浔也不好直接找上门去,给对方投资。有些人,苏浔是不打算投资的。因为在原本的创业故事中,这类人也是有着自己的机缘。所以创业很顺利。秦海洋之所以能投资对方,是因为截胡了对方的机缘之后,再上门提投资。对方不知道真相,自然将视秦海洋为自己的伯乐。
苏浔总不至于干这样的事情。
看完了大佬的情况之后,苏浔倒是觉得其中一位大佬比较适合现在投资。
这个未来大佬叫吴伟明。他是做日化的。从介绍上来看,他是在八十年代初带着一批日化产品的资料回来做生意。从小作坊开始,慢慢的做大,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日化企业。
在华国,日化类产品还是消耗很大,很赚钱的。特别是外来资本还没有进入的时候,只要能将销路铺开,绝对是不少赚。
方便面也是消耗品,可是人可以不吃方便面,总不能不刷牙吧。
在秦海洋的故事中,靠着日化厂,秦海洋确实赚了不少钱。而且因为这个人本身握着技术,又是从国外回来的,见过世面。秦海洋对他也是最大方的,直接给与对方40%的分红。
但是对方最终却没能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