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个用屏风隔着的位置,既能挡住周围人的视线,又能让朱襄听食客们聊天。
这食肆所贩卖的食物较为精致,食客多是来往富商或者士人。
朱襄对李牧道:“在咸阳可找不到如此热闹的食肆。”
李牧道:“秦王脚下,是管得严格了些。”
在秦国,官员下班后都只能匆匆回家,不敢在外面宴请。秦国的食肆,也只能按照规定吃饭,享受是不可能的。
朱襄常在心里感叹,秦国的食肆就像是食堂,还是只提供份饭的那种。
吴郡就颇有商业气息了,大街小巷穿金戴银比拼财力,行事奢华者比比皆是。
李牧不喜欢浮奢之气,但他需要收税,收很多税。所以他对这些炫富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着的那只眼睛将人记下来,好在税费上多收一笔。
朱襄对李牧的做法心中一叹。
古来商人若不找靠山,都是会被官吏敲诈剥削。他们就是官吏和朝廷的钱袋子。所以官商才会勾结。
吕不韦急着想“奇货可居”便是如此。
待秦国的学院取士成为定制,这些商人才是“寒门士子”的主要人选。
他们现在没有地位,但很有钱。当读书可以做官的时候,他们可以供给多个脱产读书的家族子弟入朝为官,便从商蜕变成官了。
其实学院取士和真正的庶人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即便朱襄咬牙自己在吴郡筹办免费学院,他们也不可能将家中的劳动力送来脱产读书。
朱襄想起前世,他帮忙脱贫干部满大山地寻找被家长藏起来的初中辍学孩子的经历,便熄灭了自己一腔不合实际的热血。
能让原本不能做官的“寒门”做官,让封闭的官僚系统注入活水,让不同的阶层发生碰撞以免被一手遮天,这便是有进步了。朱襄知足。
喝着醪糟水,朱襄听着周围商人说起送自己子嗣入吴郡学府读书的事,脸上有了真切的欣慰笑容。
看见朱襄脸上的笑容,李牧自当南秦主帅后越来越严肃的面容上,也浮现出了笑容,依稀有了曾在邯郸时的几分模样。
“要不要去学府走走?”李牧微笑着问道。
朱襄道:“吃完之后赶紧给政儿带吃食。学府之事,明日说也行。”
李牧慢悠悠道:“我的意思是以后去学府走走,可没说今日明日,你别这么着急。”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复杂道:“李牧,你学坏了,你以前不会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