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难以抒怀。
……
道别之后,魏无忌的好感度差一丝到四颗心,但赠送给了朱襄一把大豆。
公子无忌身份高贵,送给朱襄的离别礼物却是一把大豆。
赠言里说,雁门郡的军粮多是豆饭。他去雁门郡后,吃的豆子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还多。若有些更可口的豆子吃就好了。
朱襄失笑。
吃不惯豆饭,不去想与兵卒吃不一样的食物,而是希望有更好吃的豆子?
魏无忌啊魏无忌,不愧是你。
“黍稷菽麦稻”,菽即大豆。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豆子作饭,豆叶作羹。豆子是中国从古至今平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黄帝时期便是庶民最重要的口粮。
大豆不挑土壤,不耗水肥,生长周期短,耐储存,既能当主粮,也能当蔬菜。
秦国虽已经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将石磨推广到了村庄,但豆子也是最主要的储备粮。军粮多以豆子为主。
魏无忌给的豆子产量高,抗倒抗病,还抗低温干旱,正好适合魏国和赵国的北疆种植。
优良豆种即使到了现代也十分重要。豆子是优良的油料作物,也是用途最广泛的饲料作物。
现代中国进口最多的粮食就是大豆。关于大豆的粮食安全教训是每一个粮食人心头的疤痕。
魏无忌赠送的这不起眼的豆子,是中国从古至今与庶民关系最紧密的粮食。
“无忌,谢了。”
朱襄将这一把豆种种在魏无忌的墓前。
春去秋来,取豆荚,作一盘盐水豆子,再与友人喝上一场。
“朱亥,昨日魏无忌来梦中寻我。”
“主父说什么了?”
“他啊,还坚称魏王是听信了谗言,本性是好的。”
朱亥狠狠地瞪了魏无忌的墓碑一眼。
朱襄摊手:“他还让我劝你,别去挖他兄长的尸骨。我说我管不着,让他自己去你梦里说。”
朱亥瓮声瓮气道:“主父若在我梦里来说这事,我就背对他。”
朱襄笑道:“对,就该这样!”
朱亥生了一会儿气,问道:“朱襄公,你说的是真的?主父真的入你梦来了。”
朱襄道:“当然是真的。你看,我在他墓前种下了好吃的豆子。他是不是说过,军中的豆饭真难吃?”
朱亥嘴角上弯,露出一个许久未出现过的笑容:“是,主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