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梁护城河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大梁护城河,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已经十九岁,按照这个算虚岁的时代,已经是四十不惑的年纪。但在廉公面前,他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毛头小子。就像是青年秦王政在他面前,还是那个暴躁易怒的嬴小政一样。
依照廉颇的吩咐,朱襄派出使臣以他的名义劝降,告知魏王秦军已经准备妥当,等雨一下,就水淹大梁城。如果魏王不投降,所有城民都会被淹死。
若不是魏王不忠不义,秦国就不会攻打魏国;若不是魏王不投降,大梁城就不会被淹。
此战若是很多无辜魏人被淹死,都是魏王的罪责。
相反,现在长平君就在城外。这是大梁城最后的机会,只要魏王投降,所有人都能活下来。
这些话不是朱襄教的。
此次随侍朱襄前来魏国的人,正是朱襄的脑残粉蒙毅。
他因害羞躲了很久,现在终于能站在朱襄身边,帮朱襄做事了。
虽然他是秦王内吏,但他不仅是秦王政梦境中的宠臣,也是蒙武的儿子,蒙恬的弟弟。他想跟随朱襄磨砺自己,秦王政立刻就允许了。
蒙毅口齿伶俐,脸皮很厚,不仅将战争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魏王身上,还在入城时将这件事散播了出去。
长平君求了秦王许久,才为大梁城中的魏人求得了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就在雨下起来之前。
若雨下起来了,长平君就会驱车回咸阳。是大梁城的魏人自己不愿意被救,那就怨不得别人,在大梁城与昏庸的魏王同死吧。
什么?昏庸的是前一个魏王?
我是秦人,分不清。
蒙毅没有给魏王考虑的机会。他倨傲地说明来意,给魏王甩锅之后,就立刻离开大梁城,半点没有给魏国卿大夫与他辩论的机会。
蒙毅前脚一离开,后脚大梁城就乱了。
魏国曾经有精锐甲兵几十万,武力值比战国初期弱小无助真可怜的不入流小国家秦国强多了,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现在魏国强盛时留下的“遗产”,已经被武安君白起灭光了。
魏国和韩国的精兵都是被武安君白起打没的。
精兵不是等新的一代青壮年长成之后就能补充。
白起的歼灭战不仅让他们的将领断代,也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精良兵甲。
魏国和韩国原本都擅长制造精良兵甲。魏国和韩国的地减少了,人口大量流失,无力再制造新的兵器和盔甲。就算凑出了足够人数的青壮年,没有老将老兵带着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