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政儿幼年的帽子,真是老天喂饭吃。
相比将帽子卖了一块白馍的农人,朱襄自然很是唏嘘。
“起身吧。”朱襄又叹了口气,让张耳起身坐下。
这事张耳并非有错,但也并非全然无辜。
雪姬给政儿缝的小帽子,用的是廉公狩得的赤狐皮。虽用料扎实,但被农人珍藏了十几年,已经卖不上价格。
何况在饥荒年间,用十几年前的狐狸皮帽子换粮食,几乎不可能。
但张耳应当是猜到帽子的故事是真的,想要投机取巧,才会用白馍换帽子。
魏无忌在战场自缢前,将门客悉数遣散,推荐给熟人故交。
张耳就留在了赵国,在平阳君后人门下继续当门客。
平阳君后人将朱襄曾经住过村落的村人迁徙到自己封地的事,张耳应当是知道的。
秦公子政年幼时曾与村人互换礼物,并声称会灭赵的事,张耳应当也听说过。
虽然庶人难活,十几年过去,当时迁徙到平阳君和平原君封邑的村人,恐怕大部分都是后来的流民。那得到帽子的农人也小心谨慎,知道财不露白,没人知道他就是故事主角。这件事就隐藏了下来。
但在平阳君的封邑中有一个农人用帽子换粮食,那时公子政已经是太子政,张耳只需要付出一块白馍,就能得到疑似能与秦王见面的信物,这对他是划算的。
就算是假的,张耳也不亏。
又不是强买强卖,张耳本来对这幢交易很得意。但他没想到,秦王政居然会对幼年时见过的庶人如此在意。
秦王政离开邯郸时不过四五岁,应该是不太记事的年纪。他对邯郸大部分的记忆,应该都是从长平君口中得知。他可能知道自己送出了帽子,但对帽子和那个农人小孩的感情应该是没有的。
秦王政可能会在伐赵时用上幼时承诺的借口,但说秦王政真的在意幼年时见过的某一个具体的庶人,别说张耳,这世间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但秦王政居然真的对幼时的事特别在意。
他亲自来到了赵国,回到了曾经邯郸城郊的家,还询问村落里的人的去处,并特意点了那个他赠送过帽子的农人小孩的名。
更糟糕的是,那个农人小孩居然没饿死。张耳想编些吹捧自己的话都没法编。
张耳现在特别后悔。
买帽子他不后悔。他后悔的是当时怎么那么抠门?自己又不缺那口吃的。虽然那个农人很可能是个骗子,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