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朝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世界一级保护学渣,言朝暮,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的美国全息手机怎么还没出来?”
“快了快了,我快要结束这场地狱式的折磨了。”卡恩在美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头秃。
头顶没有邵炼帮忙撑腰,光是做手机公司的各项软件全息优化,都让他痛苦得想自杀。
“保证年底前做出来,做完我就休一年的年假!”
卡恩还在努力,米勒先生就带着亲朋好友期待的手机回来了。
他刚落地,就收到了各方问候。
哈苏克教授在大学量子研究院发出紧急召唤,让他带上手机,赶紧开会。
就算是去德国治腰椎,米勒也逃脱不了回来补上交流会的责任。
临时加场的交流会领他腰疼,人还没坐下几分钟,就非常的想走。
然而,助手放了一份论文稿件在他面前。
米勒见到《商用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的题目,顿时不腰疼了。
“哈苏克,你是这篇论文的审稿专家?”
哈苏克研究领域与推进器相距甚远,平时只会挑选量子通讯技术或者凝聚态方面理论研究论文审审,应用类的漫天胡侃都在他的拒绝黑名单内。
但是,他居然接了这篇基于真空零点能的论文。
米勒肃然起敬,“你变了,你再也不是那个刻板纠结的哈苏克了。伙计,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快给威廉通过吧。”
“我早就通过了。”哈苏克研读论文数十次,实验室徘徊好几天,也只有米勒还有心情在中国游山玩水搞代购。
他说:“这不是一般的科学幻想,但不是什么痴人说梦,按照威廉.邵和沈明洲提出的观点,这是理论上可实现的不可行研究。”
《SCS》新一期封面刊登了邵炼和沈明洲的论文。
量子大时代的加速器研究论文,给所有量子应用研究者当头一击。
他们还在探讨真空零点能是否存在,表现形式,实现方法的时候,竟然有人已经开始说“哦朋友,我已经基于真空零点能设计出了超强量子推进器了”。
匪夷所思,跨度极大。
翻开期刊时,他们都止不住思考:你们在设计之前都不先考虑证明一些真空零点能吗?!
然而,详实深奥的论述,让读者放弃思考。
最终视线落在了并列一作的两位以拼音为名的作者身上。
很好,邵炼。
不错,沈明洲。
当邵炼的名字从通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