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议事,将军好凶猛,更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羊毛织造的褂子在军中极受欢迎,这次调拨寿春的物资里,又多添了一万件羊毛褂子,确保宣武军、骁胜军的基层武吏赶在早春时节都能领到人手一件……”
渡淮方略确定下来后,除了对北岸集结的十数万虏兵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外,军功授田、诸军编整、军械装备、更替等事务也变得异常繁杂起来。
史轸、徐武碛、周景、郭君判等人需要留在泌阳坐镇制司,主持日常军政事务;徐武江这个冬季又返回南蔡了,继续推进包括荆江长堤在内的荆北四县及南蔡县的工造事务;刘师望又暂往光州主持靖胜军眷属的军功授田及安置工作;徐怀便举荐潘成虎出知襄阳府,将熟知军务,同时更擅长处理复杂政务的程伦英替换出来,调到招讨使司出任谘议参军事,与韩圭、张雄山、范雍等人一并留在他的身边负责渡淮作战的筹备工作。
邛崃山西麓并不平静,吐蕃诸部一直都没有放弃联手将契丹残部驱逐出去的念头,燕部援骑不可能长期滞留中原参战。
淠口会战结束后,萧燕菡就与其侄萧纯裕率领一部燕部援骑押送三千色目俘虏溯江返回打箭炉,最终留下四千燕部援骑(总数)由撒鲁合、邬散荣、萧泫三将统领,直接编入选锋军参与后续的北伐作战。
选锋军也因此编为左右镇,左镇以殷鹏、萧泫为正副统制,主要驻扎在蔡州,协助陈子箫抵挡据许、陈两州南窥的京西敌军;右镇由史琥、孙延观、邬散荣为正副统制,作为招讨使司的亲卫兵马,主要随徐怀驻扎于寿春。
除了选锋军右镇外,渡淮作战也确定以靖胜军、宣武军、骁胜军三部步甲为主,诸路参与轮战的兵马将计划从之前的八万人众降到六万左右。
在渡淮作战的钱粮分摊方面,江东、江西、荆南、荆北、广西五路进行适度的削减,每年划定为一千五百万贯钱粮,约定除开铜制钱、金银贵金属支付外,约三分之二以棉麻、粮食、牲畜、棕毛、桐油、木料等基本物资抵扣。
京襄除了承担辖境原有的庞大军政开支外,也承诺每年额外为渡淮作战承担五百万贯的军资度支,但主要是以兵甲、军械、服被、舟船等作战物资进行折算。
徐怀做这样的让步,一方面确实是江东等五路自第二次淮南会战以来承受极大的财赋压力。
除了分摊直接的会战军资度支外,诸路参与勤王的兵马,相当一部分开销,包括后续的伤亡抚恤等等,都是由诸路监司承担。
诸路监司眼下都面临严重的入不敷出的局面,普通民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