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猫的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宁伟强异想天开?,官场:从乡镇到省府,兜猫的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排了。
青峰岭发生滑坡,反而成了一个契机,如果利用好了,能够把小城镇建设试点落实到青田坳,那帮助群众建房的资金就能落实了。
三个县局局长没有针对此发言,不是他们单位的业务。
杨再强听到宁伟强提出这个建议,虽然之前没有向他汇报,但他眼睛一转,马上又提出新的论证:
“德武书记、雪松书记。我觉得伟强乡长提出的建议相当合适。从全县的地理条件上来说,青田坳乡地处北部,在北部处区乡镇中,位置也不居中。但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占有很大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县地处全省边缘地带,和邻市挨着,还与川省接壤,刚好,我镇就在这里。我们镇有一个村,就是鸡鸣两省三地。一个村的鸡叫唤,三个地方的村民都听得到。
去前年,县里的党代会人代会提出口号,面向全国,融入成渝。
南部虽然也有乡镇和川省接壤,但我们青田坳,也是向北融入成渝的桥头堡,也是云江县的一扇窗口,也代表着云江的形象。
事实上,也有部分外地群众到青田坳居住,当然,他们主要是做生意。
如果小城镇开发试点,能够落实到我乡来,条件改善了,自然就会吸引邻近的外省外市群众到这里落脚安家,也能够吸引各村的群众来此建房居住,能够提高青田坳的城镇化率,提升集镇形象。
我觉得,青田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的云江的脸面,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涂脂抹粉。”
最后,杨再强开玩笑地作了总结。
能够坐上党委书记的位置,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熊德武笑道:“再强同志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让县规划局安排业务人员来,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落实到青田坳可不可行,合不合适。
雪松书记,你觉得如何?”
夏雪松点头道:“我觉得德武书记说得好,专业人做专业事。我才来云江,对各方面都不熟悉。我这边建议德武书记跟规划局打个招呼,让他们围绕能够做成这个事,来开展工作,不然容易走过场。”
熊德武道:“可以,我来安排。”
他说着拿出电话联系县规划局,在电话里直接对局长作出安排。
“……那行,崔局,你让他们今天就来。来以后,直接到我这里报到,我就在青田坳。”
三言两语说完,熊德武挂掉电话。
虽然听不到崔局长说了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