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系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众人齐心电报通,再议电报朝堂争,大唐广播站2,携风系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只在瞬息之间,真乃千年未有之盛事!”
当然,他们也清楚,要让这电报系统遍布全国,可不是吹吹牛就能办到的。
这得需要架设遍布全国的电报线路,还得培养一批懂得操作的人员,这可都是个浩大的工程。
尽管今天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但总算是迈出了这坚实的第一步。
当天晚上,皇宫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宴,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举杯共庆。科学院的学士们更是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就像是这场盛宴的明星,享受着百官们的恭维和敬酒。
就连诗仙李白,也在这欢乐的气氛中诗兴大发。他挥舞着毛笔,蘸满墨汁,当场赋诗一首,歌颂大唐电报开通的伟大功绩。
然而,就在这欢声笑语中,王院长等人却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们深知,这电报系统虽然神奇,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于是,在宴会上喝得大醉之后,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第二天一早就召集科学院的同仁们开会,针对电报系统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
他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在线路沿途设立维护站,定期检查和维修电报线路;还建议长安洛阳和各中转站之间每隔半个时辰就相互通讯一次,以确保通讯的畅通无阻。
这些建议虽然需要增加人手和开销,但李隆基看完奏折后,毫不犹豫地批准了。
建立维护站,增加人手,这不算什么。
为了维持长安到洛阳的八百里加急,耗费的钱财更加巨大。
有了电报,八百里加急就可以撤掉了,长安和洛阳之间的多个驿站也可以停掉一半。省下来的供养马匹的钱远远大于这些维护站。
他们甚至可以将驿站当作维护站,省了重新建造的麻烦。
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长安和洛阳的电报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每日两地的衙门之间公文不断,皇宫里发出的电报送到洛阳府尹手上,比送到长安城里的某个大臣手上还快。
洛阳的电报房,就位于府尹办公的上阳宫里,能不快吗?
这电报刚用了没几天,王院长在朝会上启奏,说官员发的电报太过长篇大论,这对电报系统来说是一种浪费。
每天发这么多字过去,让译码员、发报员头昏眼花,真正有用的字不足十分之一,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百官可就不乐意了。怎么能说是浪费呢?
宰相陈希烈在朝堂上与陈希烈争辩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