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系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电线测试获成功,说服光王拉电线,大唐广播站2,携风系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您看这电报机的神奇之处,其实全靠这长长的电线连接。若是我们能利用这电线,建设起连接广州与长安的电报线路,那我们的生意岂不是如虎添翼?”
光王听后,眼睛一亮,似乎被赵宏的话打动了。
赵宏心中盘算着,他即将办完这里的事情,便要回长安去了。
广州与长安相隔甚远,书信往来费时费力,实在不便。若能在两地之间建立电报线路,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他可以迅速了解广州的情况,及时下达指令,对控制这里的生意,乃至整个岭南的生意,都将大有帮助。
而建设电报线路,最重要的便是电线。赵宏既然能生产电线,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朝廷为了加强各地的联系,鼓励各地州府自行建设电报线路。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减少朝廷的负担,还使得各地州府能够更灵活地应对通信需求,真可谓是省钱又省力。
但大部分州府对于电报这种新鲜事物,还处在懵懂无知的状态,更别说自行建设了。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朝廷的动作,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朝廷苦于电线不足,没法在各地开工。
岭南既然有赵宏的电线厂这个便利条件,这事何乐而不为呢?
赵宏来广州之前,早详细了解过建设电报线路的流程。
他知道,要想说服光王李琚一同参与这个项目,必须展现出自己的专业与诚意。于是,他主动向光王介绍了建设电报线路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
李琚听得津津有味,心中不禁盘算起来。
建设电报线路最费钱的就是电线。但有了赵宏的电线厂,他们可以成本价供应电线,至少能便宜十倍,光这一块他就能省不少钱。
至于架设电线杆、拉线的人工费用,在李琚看来都不是问题。作为岭南道的都督,他在这里说一不二,调动一些人力来做劳役,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费不了多少钱。
成本不高,那收益如何呢?李琚心中充满期待。
赵宏这位从长安来的人士,给了他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价钱。
“一个字五文钱!”李琚忍不住喊出了破音。
一个字五文钱,一封信得有多少个字啊!
这简直就是棵摇钱树啊!
没有见识过长安洛阳人疯狂省字的写法,李琚仍旧用书信的旧眼光来看待此事,电报的收入就十分惊人了。
光王李琚的心中涌起一股狂喜的浪潮。他双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滚滚而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