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鱼蛋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偷袭,绝处又逢春,一颗鱼蛋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售转让,违者斩立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司农署制定的规则还算公平,长平还在京城的管辖范围之内,本地农户大多家境不错,少数一些家境穷苦的,也在前些年先帝的永业田安家的政令下置办了田产,并且大多是掐着最低的三亩地买的,可以说这一部分,就是长平最穷的人家了。
让最穷的去种红薯,宋大庄跟司农署的人一起推算过,三百斤要是人工播种,即使是新手,也能种满一亩地了,要是熟手的话,一亩地最多只需要二百四十斤左右,收成好的话一亩地能有一千二百斤左右,即使双倍返还,还能剩下六百斤,往年大家种一亩地麦子也不一定能收这么多呢。
更何况红薯叶人跟猪都可以吃,还能拿来喂鸡,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当然,这些仅限于永乐村周边的几个村子,其余一些没有亲眼见过宋家挖红薯的村子,还对着这新生事物保持着怀疑的姿态。
永乐村里的人却都一个个欢天喜地的,那些家里只有三亩地的人,更是高兴的当天就挑着箩筐去司农署领红薯去了。
而家里不止三亩地的也不气馁,谁家里没有几个穷亲戚了?
宋大庄种了五亩地的红薯,后面在荒地又扦插了五亩,荒地的产量低,算下来也有一千斤一亩,刨去自家留的,那些士兵总共带走了一万一千斤红薯,听着似乎很多,但架不住来领的人也很多,本来就没多少份额才三天就被领完了。
领到了红薯的人家高兴的像过年一样,恨不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自己得了个金疙瘩。
而掐着三亩地的限制,导致那些世家们又一次错失了把红薯拿捏在手里的机会。
其中一个人几乎要把家里的东西都给砸烂了,但他再怎么生气,也对那油盐不进的司农署毫无办法。
大司农本人就是个古板又迂腐的农夫,一辈子就只会研究怎么种地了,有人想要通过大司农家里的小辈攀上交情,奈何大司农只是严厉管束了家里的晚辈们,对红薯一事却坚决没有松口。
“此事是陛下亲自过问的,我今日给他们行了方便,他日我身陷囹圄,他们可会救我于水火?既是不会,我又何以要为了他们,冒这天下之大不韪?”
一句质问,将那些想走后门的人给生生逼退了。
然而自视甚高的世家又怎么会就此甘心,眼看着那些泥腿子一个个都领到了红薯,还都在官府备了案的,私底下他们也接触过,想让那些人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