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雇佣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八十二章 商机,大明嫡长子,皇家雇佣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以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人也为了自己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忙碌。
江南杭州城里现身了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但前呼后拥几十人,场面宏达。
此人便是大明南洋公司一把手顾佐的次子顾柄同。
现如今的杭州城也算是高楼林立,商铺繁盛,个个雕梁画栋,什么新怪的玩意儿都能找到。
不过与寻常人的刻板印象不同,顾柄同今日携手出游可不是为了饮酒作乐,更非寻花问柳。
实际上是召集了几位生意上的‘好友’,所为的就是一样事——粮食。
有明一代,有几个大事是统治者从来都很重视的,其中一个就是漕运。
北方粮食不足,但皇帝、达官贵人都在北方,所以南粮北运是千万乱不得。
但这两年情况开始有变,从杭州到松江、从苏州到湖州,因为海贸兴盛,丝绸、棉纺业大量需求生丝和棉花,
导致这两种原材料的价格一路走高。
这就促使大量百姓改稻为桑,或是改稻为棉。
顾柄同知道,是因为他还是王守仁的学生,他早在几年前就听自己的老师讲过这份忧虑。
这个事情的影响在当地还看不出来,因为老百姓改种其他作物以后,有钱,可以买粮。
但是江南地区本身也是京师的粮食供应来源,南粮北运的源头被掐,这就是个大事了。
当然,这不是说京师就没粮了。
不至于。
因为军屯清理以后,每年光多出来的籽粒数就有七八百万石。
这其中其实有个粮食过剩危机被化解了,即以前京师粮食只有南方一个来源,但后来则多出一个军屯的来源。
漕粮的数额在那么几年里逐渐下降。
这个趋势正好契合上主粮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粮价的降低当然也是促使老百姓改种作物的缘由之一。
然而,就算市场本身完成了这一次的生产与供应调节,但江南这样的人口稠密地区,粮食需要依靠外来输入这个格局形成了。
尤其在今年,北方严重的旱灾,使得那几个省份又从周遭地区调粮,一下子又打高了江南的粮价。
如此一来,信息充分、头脑清醒的人会捕捉到一个规律性的商业信息。
既当中原地区或是其他某个相邻区域粮食生产不顺,江南的粮价必定会难以抑制的上升。
顾柄同在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