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有一种玉米,叫苞米
颜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有一种玉米,叫苞米,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颜胡,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粮就是了。
总有各种办法节制社员们的不合群,所以这个时候,哪怕二流子,老赖,也没有特殊待遇。
早上穿袄子,晚上穿袄子,中午空单衣,人们克服着天气的不便,紧锣密鼓的秋收。先收麦谷就是为了有时间晒干,不被雨水给淋了,再长毛了,一年可就白干了。
后收黄豆也不能不抓紧,怕下了雪,将豆子埋到地里。那再收起来,可是更费劲。
因为社员们争分夺秒的秋收,就显得特别紧张,晚上有的时候二十一二点了,还有人在贪黑扬场。
早上天还没亮,就全体下地收割。
割黄豆是六垄算一趟,需要来去一垄地,手抓在黄豆梗上很扎手。社员们很少舍得用手套,一个个一天下来,手上会被扎好多个眼子。
第一次参加秋收的知青,有些毛楞三光的镰刀都能搂到自己腿上。甚至累的没精打采的人,往自己手上搂刀子。
反正一个秋收下来,每个人少说都得瘦上三五斤,吃不好,睡不好,有些人甚至能瘦个十来斤。
这一日,夏母与夏老太干活的地方有些距离,她时不时的去帮夏老太一下,又不能脱离自己的岗位。
发现夏老太的一双手套各露了二三个指头,夏雪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针线,去给缝补一下。不然一天下来,手指肚得多出多少个针眼大的伤口。
趁此机会让夏老太休息一会儿,不管平时二人被夏天教的有多会偷懒,可秋收却是实打实的能干就使劲干。
都是过过饥荒年代的人,对于粮食的珍惜,是没有经历的人无法想象的。
给夏老太缝补好后,帮着干了一会儿活,她才离开。
好巧不巧杨姜安正好从这块地边路过,一个抬头就看到了夏母那张脸,他呆立当场。
以前查探夏天的家里,也老远的见过夏雪,除了知道是个女的,并没有多余的深究。
他一个被下放的人,除了每次开大队会,低头被批斗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往人堆里凑,更不会去正眼看人。不光是因为他是下放的原固,还有他下放开始,对于人性的丑陋,失望透顶。别说女人了,连男人他都不会正眼去瞧。
再有他们下放的人,基本不会和社员们一起劳作。他们分配的任务都是在比较贫瘠,比较难收拾的田地。
平时比较熟悉的长平大队上的社员,也就大队上指派任务的几个人。毕竟他们的劳作可是没有工分可拿,全凭大队心意的给分配。没有发粮食的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