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助教制度没想到吧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助教制度没想到吧,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事暂且不提。
剩下两个人,都是徐达进攻闽广的时候绑回来的。
一人是主动投降的方国珍,一人是被抓回来的陈友定。
当朱元璋回到应天后,方国珍再次书写长文,请求朱元璋的原谅;陈友定则大骂了朱元璋一顿,说要为元朝皇帝赴死,当大元忠臣。
朱元璋把他们俩都晾在了一旁,既没有再劝降,也没有杀他们。
两人好吃好喝的住在应天,方国珍隔三岔五给朱元璋写信服软,陈友定隔三岔五骂朱元璋一顿,朱元璋皆无反应。
这两人心里都忐忑极了。
方国珍不想死,心中自然忐忑。陈友定本存了必死的心,本应该无所畏惧。但现在他被朱元璋晾在一旁,今天没死明天没死,这天天等死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陈友定想过再自杀一次。
但第一次自杀后没死,那劫后余生的滋味太难熬。陈友定宁愿被杀,也没有勇气再自杀一次。
他苦苦熬着,骂朱元璋的心思逐渐没了,开始关注应天的大事。
朱元璋没有拦着陈友定和外界联系,他自然也知道了陈标做的两件大事。
当听到朱元璋命令陈标为目不识丁的普通士兵教授学问的时候,陈友定心情很复杂。
他最初也是个名字只能用数字的普通农民,后来成了元朝大官。
他当官后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他没名字时候的事。朱元璋却以自己曾经出身贫寒为由,希望能惠及军中同样出身贫寒的普通士兵。
佩服?不解?陈友定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但每日不再骂朱元璋,变成酗酒了。
方国珍十分积极地请求朱元璋原谅,希求能保下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当然也对外界的事很关心。
得知这件事后,方国珍不知为何,伤伤心心哭了一场。
他的三个儿子皆叹气。
方国珍老早就奉表投靠朱元璋,但仗着自己离朱元璋很远,总幻想着能独占一块地,占山当个小王,所以一会儿给这个势力写信,一会儿向那个势力问好,还接受元朝招安给元朝送粮……称王又不敢称,归顺又不甘心,就这样反复无常左右横跳。
方国珍的三个儿子到了启蒙年龄的时候,方国珍已经有了兵马地盘,能给儿子们请得起好先生,所以他的三个儿子皆有才华,特别是小儿子方行,才情见识特别出众。
方行多次劝说方国珍,方国珍也有意动,但方国珍并非一人,他拉着整个方家反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