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去国外买粮补窟窿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去国外买粮补窟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木兰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如果北直隶的粮仓空到七八月也得不到补充,今年的以工代赈恐怕难了。
刘琏问道:“能不能让朝廷多支援一点?”
宋璲也道:“朝廷既然让燕王出征,应该会支援军粮吧?”
朱标摇头:“甘肃、山西、云南等地急需粮食,甘肃、山西连驻扎军士都要愁军粮。北直隶只是不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让百姓过得更好,怎能以此为借口要粮,抢夺其他地方百姓的活命粮?”
朱标说完此话后,面前大部分人脸上都带了些惭愧。
人都习惯只看到和关心眼前的人和事。地方官能顾好自己治理地方的百姓就已经不错,很难再思考其他地方的利益。
但很难不代表不去思考。在场的人将来肯定都会进入朝廷当大官,就算出外做官,也是管理一省一府的地方大员。若没有通观全局的思维,他们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祸害的百姓比救下的百姓更多。
朱标扫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们,道:“圣人也不能救下所有人,先着眼视野中的百姓,并无过错。只是凡事得有个度,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但不能损不足而补有余。不过这也只是对大明的百姓。非我族类的百姓,你可以怜惜他,但为官后,最好不要将怜惜化作行动,除非有利可图。”
宋璲皱眉:“为何?”
朱标没有解释,只是道:“这是我的教导,你们可听可不听,最终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去看、去做,然后去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总归记住一点,不要损害大明的利益。”
宋璲道:“这是自然。”
朱标铺垫做完之后,开始说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这时宋璲等人才知道,为何朱标要说之前那番话。
对大明的百姓,朱标禁止损不足而补有余;但对大明之外,朱标可没有损不足的心理负担。
大明缺粮,没关系,高丽有,东南亚有。
大明新式火器开始在军队中普及后,大量的老式火铳火炮,以及从元朝、各地军阀手中缴获的废旧武器,都只能废弃。
因朱标用土高炉炼钢,在现代没什么用处的废钢材,在这个时代就算比不过将领们手中的什么百炼钢,对比普通士兵手中的铁制武器也要优秀许多。这些铁制武器融了重炼的成本,比直接用钢材浇灌铸造的成本高许多。
所以就算是废旧冷兵器,大明也头疼如何处理。
高丽现在依靠元朝的世家大族和想要归服大明的小地主阶级打得厉害;占城国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