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张佳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那还剩下三间屋呢?”
赵柯回答:“一间作为老师们的办公室,教室分开之后,按照小学课程的需求,大队有可能会按照需求增加老师的数量,具体情况,到时候安排。”
底下,方静原本一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倏地抬头。
增加老师,肯定得读过书吧?那她……
方静瞥向坐在她前方的几个知青,咬唇,有些后悔,现在庄兰、苏丽梅都跟赵柯走得近,连刘兴学和邓海信都比她跟大队接触多……
与她差不多神色的,还有胡和志,他上一次没能选上,如果增加数量,总不会又选不上吧?
社员们挺多疑问,总结下来就是,村子里孩子就那么多,老师安排多了,不浪费吗?这都是要给工资的。
赵柯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按照需求增加”,肯定不会一开始就补满。
而且,有一个打算,大队开会的时候说了,但是不好现在跟社员们说。
那就是大队不打算局限于本村儿的学生,还会吸纳附近几个大队的学生。
有的大队没有学校,当地的孩子想要去上学,走几里地十几里地去其他地方的学校读书很常见。
学校扩大,师资力量扩大,他们在教育力量上更有优势,必然会有家长想要把孩子送到赵村儿小学来,这是必然趋势。
甚至赵村儿小学取代周遭几个大队的学校,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柯不等大家发问,直接说明剩下两间屋子的用途:“另外两间教室,是咱们大队的托儿所。”
“托儿所?!”
全村再次震惊。
他们倒是知道托儿所是啥,轴承厂有附属托儿所,有些双职工没法儿带孩子,就会把小孩儿送到托儿所去,但是他们大队又没有职工,咋还要托儿所了?
“我知道,你们觉得没用,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小娃娃,没有老人,还有姐姐照顾小的,最次,也可以背去干活儿,或者干脆往地头一拴,是吧?”
所有人理所当然,乡下都是这么干的,很正常。
“托儿所的目的,是把老人、妇女和一些孩子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赵柯扫过众人,“成年人就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妇女,领导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生育、做家务、照看家庭不是专属于妇女的使命,妇女一样为家庭付出,一样创造价值,一样为村子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