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张佳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单说我们大队两个知青的孩子,一个女知青离开,孩子生病烧傻了;另一个,就是我要寄信这个男知青的孩子,他妈妈进城找寻无果,回来就病倒了,家里的父母也因为这事儿早早没了,孤儿寡母,没有人上工,吃饭都得靠大队的救济,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去年八岁也没能入学。”
“这还只是我们大队的例子,我们大队会无论如何会想办法照顾困难的社员,但如果有些大队无力照顾呢?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可以想象……”
“想回城,他们可以想办法,可以等,因为吃不了辛苦耐不住寂寞,就找了村里的人结婚,结果一有机会,拍拍屁股就走,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有些穷山恶水的地方,村民凶恶,苛待知青严重,有些农场林场开荒确实艰苦,知青们背井离乡,身心痛苦,赵柯都能理解。
但她作为大队的干部,不能接受不负责任的抛弃行为,也要防患于未然。
“大多数知青是好的,可对一小部分知青来说,抛弃的成本太低了,良心的谴责不足以让他们慎重选择,那我们就帮他们慎重。”
“公社借这一件事儿,敲山震虎,我们不是要硬捆着知青留在村子里,只是希望他们知道,乡下人不是说抛下就抛下的,要对后果负责。”
赵柯眼巴巴地看着段书记,“别的地方咱们管不了,但咱们公社的社员,得护好吧?”
而且,这并不是对知青们全然不利。
也可以降低乡下人将来面对知青参加高考离开的不安,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赵柯希望,起码双山公社的知青们都能够在通知下来后好好学习,认真准备,顺利参加高考。
段书记思考中端起茶杯,喝了好几口,才无奈道:“你又给我出题。”
赵柯乖巧地笑。
太听话的孩子哪有糖吃。
段书记和吴主任坑他,她再坑他们。
大家不就是在互相找事儿中增进感情的吗?
“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作为干部,确实要为长远打算。”
段书记一侧肩膀微低,从抽屉取出公社的章,盖在右下方。
赵柯接过来,又得寸进尺地说:“如果他不理会,我会再写一封信寄到他的单位,到时候劳烦您再给我盖戳儿。”
段书记好笑,“那扩散消息,不用公社了吧?”
赵柯折上信纸,边往信封塞边笑道:“这不用,我们大队有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