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一六章 说漏嘴,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时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光地之所以来得这么急,就是怕立刻有人去拉拢张廷玉,复立太子的时候,多少大臣如坐针毡?
当时支持废太子改立八皇子的时候,就有不少的臣工表了态,哪里想到一转脸皇帝竟然又复立了太子?这样一来,太子肯定记恨这些人,他们这些想要立八皇子跟别的皇子的臣子,那就是犯康熙的忌讳了。
一时之间,都说这些人是里外不是人,皇帝太子都给得罪了个光,生生有人给吓病了。
两个人靠着河边出来,李光地一面走,一面说着:“虽则我们从来不议论议储的事情,可太子近来越来越荒唐,自打复立之后就更肆无忌惮,拉帮结派,暴虐成性……早年的太子,怎么变成了这样?”
当初的太子,不管在洋人还是汉臣之中,声名都是极好。
只可惜,世事难料,再给李光地一百个心眼子,他也想不到竟然会发展成如今的局面。
张廷玉在桐城其实听说过不少的事情,他道:“江南那边盛传,太子派了人下来,在民间大肆网罗美女……甚至还在宫外豢养了不少面首……看样子,这些都不是谣传了。”
“唉,不知怎的,这心子都烂透了。”
说来也是苍凉,李光地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跟张廷玉朝着外面走。
“瞧着朝中的局势,我这个老头子都明白不了了,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
不会有人看得明白的,因为都身在局中,每个人能做的不过是相搏。
也许搏着搏着,最后就成为赢家了呢?
所以大家都在搏那小小的一点希望。
张廷玉与李光地也没能谈多久,最要紧的事情还是会试主考官的事情,李光地着重说了戴名世跟赵熊诏之间的矛盾,要张廷玉当心一些。只是赵申乔毕竟算是李光地的门生,说也不能说太多。
在张廷玉这边,自然还要感谢李光地说了这么多。
毕竟有的消息,不是寻常人能知道的。
李光地年纪虽然大了,可一直伺候在南书房里,康熙脑子里想什么,如果连李光地都不清楚,便是没人清楚了。
张廷玉这边告别李光地之后,便直接回了张府。
京城张府这边一直有人照看着,府里还有不少的丫鬟小厮,张廷玉进宫一趟回来的时候,府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香姐儿跟霖哥儿离开京城的时候年纪还小,回来的时候都有四岁,见到京城张府的一切都觉得好奇,还好有个精力旺盛的霭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