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骊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骊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月中旬, 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平稳的声调播送了一条震动世界的消息:十七日凌晨二时,华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云省、桂省边境全面展开……
颜东铮作为京市作协成员、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带着几十万字的《边疆》手稿、一把张栋送来的M1911手/枪、两把袖箭、三把连弩和一台盒式磁带录音机, 随另外几位记者同志一起去了云省。
众人被安排在野战医院, 见到的是血糊糊的伤员和一个个奔波于手术中的军医, 他们一台手术接着一抬手术的做, 吃东西都是抽空对搭一口, 水含在嘴里不敢多喝,穿着胶皮裤子, 大小便都在里面。
在这里,颜东铮他们的身份是战地记者,为了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部队不许他们上前线。没办法, 几人只得拿着本子、录音机盯着伤员,谁清醒过来, 就去采访谁。
有的一直不曾醒来,有的采访到一半人就去了。
闻着浓郁的血腥味,看着一个个年纪轻轻的战士就那么永完地闭上双眼,或是失去了手臂小腿, 颜东铮都说不清,那一刻, 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第五天, 颜东铮找到来送物资的童解放,要求上前线采访。
童解放拒绝:“颜同志, 这个我做不了主。”
“那你帮我联系苏正初。”
“苏团长在前线, 我无权联系他。”
颜东铮烦躁地扒扒头:“那你说,我怎么才能上前线?”
“颜同志, 你是文职人员,能别一天天的老想着给部队添麻烦吗?”
颜东铮:“……”
多次申请、沟通无果,颜东铮没想到再次见到童解放会在野战部队的手术室里。
“颜同志,”童解放虚弱地躺在手术台上,困难地掀了掀眼皮,“我能拜托你一件事吗?”
声音低得几不可闻,颜东铮紧紧地攥着他的手,耳朵贴近他的唇:“你说。”
“帮我把永安带回京市交给我爸妈,我爸……”
颜东铮心头一紧,忍不住吼道:“童解放——”
军医伸手摸了下脉博,疲惫道:“颜同志,节哀!”
经了解,颜东铮才知道,童解放的运输车在半道上遭到了敌人的炮火轰击。
与此同时,部队受运动期间政治挂帅的影响,战争初期便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装备陈旧、后勤薄弱、人员短缺、战术僵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