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紫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紫玉钗,司马紫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时皇帝都在鱼朝恩的挟制下,杀了还不是白杀了,被害者的家属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而已。
现在鱼朝恩倒下去,皇帝为了对那些人表示歉意。差不多全是让他们的子侄承复先人的官职。但有些人身后无嗣,遗下的孀妇却上呈血表,要求悬奸缉凶。
行文到了江南,就被黄衫客与贾仙儿夫妇顶了回来,他俩持有皇帝亲书的手谕,说明是既往不究的,人在他们的保护中,官府也直了眼,没有了办法。而且贾仙儿在回覆皇帝的一封私函说得很不客气。
说为人君者不可轻诺背信,既有手谕赦免了那些人,就不该追究,要不是他们以江湖道义敦劝那批死士离开了长安,即使杀死了鱼朝恩,大局也不见得能如此轻易平息下来,那些人想到反正罪无可赦,左右都不免一死。带了他们所结的禁军将领反起来,天下不会如此太平。
他们为了皇帝尽了最大的心,不想居功,皇帝也不该让他们为难。
皇帝就知道缉凶是不可能的,但不表示一下,无法对那些冤死者的遗属交代,有是贾仙儿的私函也伤了皇帝的尊严。弄得他很不开心,而且廷臣也颇有微议。
事情被汾阳王知道了,这位老千岁倒是仗义执言。会同了翼国公在朝堂上痛斥那些人,把当时在他家中诛杀鱼朝恩的真实情形说了出来,叫大家适可而止。
有两个元老大臣还辩说朝廷威严必须维持,不能太纵容那些江湖人,汾阳王发了脾气,骂的话就难听了:“鱼朝恩监国当势之时,你们噤若寒蝉,连屁都不敢放,要不提那两位江湖豪侠,你们都还是在鱼朝恩的威胁下过日子,含冤者仍然是冤沉海底,好容易得到了昭雪,大家也应该满足了,还闹个什么劲儿?朝廷有国法不错,但国法并没有能制裁巨奸大恶,鱼朝恩是靠着那些江湖豪侠剪除的,江湖规矩不禁报仇,你们谁要是愿意按照江湖规矩报亲仇,老夫可以代黄大侠伉俪答应,替你们安排,谁要是不服气,指名索仇,凭本事一刀一枪地解决,你们要是没这个胆子,就不要再为皇上找麻烦,皇上有忧时。没见你们为皇上分忧,现在却有脸来提要求……。”
老千岁这一发脾气,天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鱼朝恩死后的缉凶余波总算风平浪静了。
汾阳王这话说得是激烈一点,但也替皇帝省了不少口舌,而且这话可以由汾阳王讲,皇帝自己却不便出口。
汾阳王这一顿发作自然是先经皇帝同意的,贾仙儿私函到宫中,皇帝很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