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御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九章 修书两年半出手就是王炸,红楼御猫,一品御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但贾琮是个对感情极为专一之人,便是从小伺候他的吉祥、如意都没有碰过,更何况是别的人。</p>
这一点,黛玉很感激老天爷,赐给了她一位如此专一的夫君。</p>
贾琮回想了一下,很快在记忆中找到了关于郑志远这个人的些许信息。</p>
“原来是他啊,是个有才的。他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针对财赋流通应用的文章,颇有见地。”</p>
这人跟人的交往,还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以群分物以类聚。</p>
郑志远能跟宝玉玩到一块去,那是有原因的。</p>
郑家虽远远不及荣国府富贵,却也是开封城有数的大族。</p
前些年郑志远就跟宝玉一样,被他家老太太捧着手心含在嘴里的宠溺,导致其十几岁了还不通世事,纯洁的如同一张白纸。</p>
或许是老天爷喂饭吃,郑志远的父亲被朝廷调任南阳,出任南阳治下一县县尊。此时正值河南闹白莲匪乱,又遭遇百年不遇之洪灾。</p>
战乱加天灾,老百姓算是遭了大罪。</p>
随母前去任上探望父亲的郑志远,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流民千里、饿殍遍地。</p>
回家之后就一改往日的荒唐,发奋图强,连夺县试、乡试、院试三案首,成为开封城最为出名的大才,被开封知府举荐入京,入国子监读书。</p>
贾琮能记得此人,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郑志远见识过民间疾苦,知道什么叫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而不是假大空的乱写一通。</p>
“他已经数次在报纸上谏言朝廷取消普通百姓的农税,这一点要比很多人看的更远。”</p>
取消普通农户的农税,只征收大地主的农税,防止土地兼并的出现,这是贾琮一直坚持的土地政策第一原则,这个郑志远的想法与他是不谋而合。</p>
国朝在商税超过农税的时候,就已经在逐步实施,最终在去年夏收后的一次大朝上,正式下旨废除普通农户的农业税,只征收超过田产超过百亩之人的农税,而且是按二十税一征收。</p>
就凭这一点,当今皇帝便已经坐稳了千古一帝的位子。</p>
就连大夏前几代君王都得跟着沾光,特别是昭武大帝,老爷子给当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临终前更是帮倔老四杀光了遗患,令此策的推行几乎没有丝毫的阻力。</p>
说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