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李诗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4 章,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李诗情,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还没有一点开窍的迹象,不近女色,真是令人忧愁。”朱标不知道他们在愁他伴侣的事情,他这会儿正在愁天还不下雨。
他甚至恨不得自己是修真界穿越来的,挥手间,就有大雨倾盆而下。
“可不能再旱了。”他都想去观里拜一拜了。人在特别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真的很想求助于鬼神。
他愁坏了。
门口的水车都不转了,因为水位线已经在水车下面了。
“求求了,下点雨吧。”他双手合十。
兴修水利。
他头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重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
读书的时候,他也是学过这些的,但没有实际的经历,就没什么感觉,轻飘飘的。
朱标看向天空,抿了抿嘴,一切都还早,还来得及。等以后,兴修水利,也要提上日程了。
不过朱元璋也是个基建大佬,他对河道清理特别在意,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基建。
朱标定了定心,知道这种看天时的法子,人力不可为。
他的菜地也有些干涸了,只有晚上时,挑一担水,在根部浇一浇,一点都不敢浪费。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宋濂都开始在地头转了。
之前还好好的庄稼,眼瞧着旱得垂头丧气,实在让人心酸。
他看着就觉得难受。
忍不住去地里看看庄稼。
人也热得不行。
朱标甚至开始找兴修水利的大臣了,咋也要把上游的淮河水引过来,离淮河说近也挺近,说远也挺远的。二十公里。
朱标沉吟,若是不成,现修一条河道,把水引这边来。
里正也跟着愁:“你放心,到时候我们村也出人,甚至这一路的村子都得出人,这是惠自己的大事。朱标点头。
三娘满脸凝重道:“若是要修渠引过来,我们愿意捐献出一半的豆腐,只要保本够人工就成。”
做豆腐原就不赚钱,甚至非常累,她愿意这样,可见是下了大决心的。
朱标笑了笑,温声道:“这是我们凤尾村的难关,是凤阳县的难关,我们一起过。
在淮河附近的倒还好,不管怎么说,费点力挑水还是成的。
村里刚开始对修渠之类的事,还挺不高兴,毕竟出人力多耽误挣钱,他们现在不管是去豆腐坊还是去砖窑,一天都能挣不少大钱。要是去修渠,岂不是耽误了,这种往自己家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