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青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历史同人)[群穿宋朝]苍穹之耀,青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扬州人可以自由纳妾,那江银和自己内部的人,也迟早会起这种心思。那江银的女人能饶了他?自己内部的人不会撕起来?他要是不提前把这苗头掐死,回头够自己喝一壶的。而奴隶制的事情,也被转化的非常合理。由于扬州城的南城墙被炸垮了,柳恣需要大量的工人来进行相关的重建和修复,直接配合政府工程提出了全城募工制。取缔卖身契和家养奴等行为,连续三天公开说明了募工制和合同这两样东西的存在。在百姓不能给予最低工资的情况下,政府方面划定了最低工资线。他们虽然没有铜钱,但钱凡直接和柳恣批了公文,拿出几根金条出来,跟当地的富商换了对等的铜钱和银铤。这个时代白银还没有广泛流通,加之物价的缘故,就是发工钱也主要是发铜板。募工的消息广播了没两天, 开炉宋代与唐代的典型区别,就在于通用能源。从这个时代开始,煤炭开始被广泛运用,从山西往东有大量的山脉被开垦出矿井,到了冬天全国几乎都没有供暖问题。虽然就现在扬州以北基本上都被金国给占了,但煤矿生意照样进行不误——毕竟金国也想坐地收税,断然不可能干涉这些往来。人们虽然对江银的人保持警惕和审视的态度,好在有郭棣老爷子的引荐,好几笔大订单都在几天内敲定,伴随着货运卡车的轰鸣作响,一批批的煤炭陆续运往了江银镇。对于车这个东西,扬州城的人们还是保留着好奇心。他们隐约觉得这些外邦人没有敌意,比胡人要聪明神奇许多,手中有数不尽的宝贝。正因如此,当汽车轰鸣着喇叭,示意人们开路的时候,许多人甚至会站在道路两侧,观望那车是如何跑动,里头的人又是如何出来的。四千斤煤炭几乎掏空了好几户富贵人家的储蓄,吴恭和柳恣商量了一下,决定走供电配给制。优先恢复政用和军用的配电,同时热电厂暂时只开放一半的产能,避免之后续不上煤炭。在合理的规划下,即使煤炭的供应突然中断,也可以再撑着供电半个月。在热电厂重新开炉的那一天,柳恣带着郭棣老爷子去了趟江银镇。从坐上车的那一刻,老头就在抖。孙县令是没见过世面,书也读的少——他与现代事物接触的时候,全程都是懵的,问都不知从何问起。可郭棣毕竟戎马半生,被小姑娘扶进这车里头,脑子里就全是那些志怪神话里的东西。什么饕餮白泽全出来了——他并不能理解这个能驮动这么多人的怪物,到底是什么东西。“这……这马车怎么没有马?”赵青玉颇有种哄自家老爷爷的耐心,认真道:“这是机械,就如同你们古书上的水木流马一样。”郭棣愣了下,正试探着触碰扶手,车子就发动了。他讶异的看见玻璃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