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青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历史同人)[群穿宋朝]苍穹之耀,青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些东西,不是不好。是不够务实。体恤民生,心怀天下,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让太平盛世重现呢。怎样才能让老百姓都能吃到肉呢。四书五经里从来不讨论这些,所以百年前的躬耕之事,到了如今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他再一次想起了赵青玉的建议——学一年,准备考取城南中学,把应该学到的知识都拿到手,再离开这里。可是,到了那一天,恐怕自己也会被彻底同化,再也不想离开这里了吧。——大学是改建的。在扬州与江银联通之后,虽然进入江银镇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认,但出去却不太费劲。以至于大量的企业家、生意人在重获自由,离开应急军队之后,第一时间就是确认资产,然后寻找新的生财之道。扬州城有钱的世家贵族多,人口稠密而劳动报酬低,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创业之地了。——他们当中任何一人的故事被挑着讲出来,都可以拍成有些奇幻色彩的励志创业电视剧。比如玻璃厂的老板们,如今已经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建立了合资企业,开始向整个宋国出口玻璃了。正因如此,大量因人口失踪、所有权不明的房屋被政府回购,用作新的用途。一个中学与旁边的三个住宅区被合并成了大学城,开始艰难的恢复研究工作。说是研究,也不是搞什么现代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而是在尽可能的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与复苏原有的科技水平。今年七月第一批学生从中学毕业,开始填志愿分专业,在教育局的安排下进行分配。一部分人直接开始实习或者工作,比如孔知遥就继续在参政院实习到年末,再自行决定去向。一部分选择从军或者当老师,帮忙弥补目前的职位空缺。还想要继续深造的,只能自行立项目组团队,为江银大学添砖加瓦了。他们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顾问,但除了医学之外,很多科目都是只有前辈可以指点专业知识,没有人能过来当教授的。这里原本是个小城镇,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所以绝大部分的事情都由教育局领导和审批,想着法子从无到有。龙越进入医学院之后,生活反而轻松了许多。她虽然要跟着上课学习,去医院帮忙干各种活儿,但有固定的上下学时间,周末照常双休不用加班,比起从前在参政院需要去各处帮忙,已经好了许多了。医学院里有常驻的老师,也有成套的知识体系可以直接学习,比起其他还在艰难组建的院系而言,算是比较省心的了。柳恣那边工作繁忙,还是抽空回江银去各处视察了一下。他的最后一站就在江银大学的医学院,检阅了下所有的实验室和器材,表示监狱那边可以随时提供新鲜的大体老师,被留下来吃了一顿饭。——这饭自然吃的是学校食堂。柳恣偏爱食堂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