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雨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下乡,农家小福女,郁雨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不在意,直接把磨出来的粉放在竹床上烘,小心的烘干后收起来,以后可以做成夹着麸的面片汤,或是直接烙饼或做馒头都行。
虽然味道可能不是很好,但至少它能保存下去了不是。
大圆还好奇的来参观了一下他们的竹床,并花钱和周二郎定了一张。
但也没能给他们家挽回多少损失,因为他们家人少,用火来烘,得时刻有人盯着。
要忙地里的活儿,还要盯着家里的火,晚上有可能还要熬夜,大圆一家就是四口人,根本挨不住。
搁老周家,六个儿子,四个儿媳一个大闺女,再加上他们老两口,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人一个把守一个时辰还多出来一个人呢,完全不影响地里的活儿。
所以除了老周家,其他人家最后大部分粮食还是因为没能及时烘干,晾晒而变成这样黑得散发出霉味的食物。
傅县令伸手一搓,张开手一看,黑乎乎的。近前一闻,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傅县令沉吟着没说话。
跟着他过来的主簿连忙道:“大人,我们去下一家看看吧。”
傅县令看了他一眼,问周大圆,“你家今年种了多少亩的麦子,多少亩的水稻,有多少被淹了,可种了豆子?”
周大圆一一回答。
傅县令点头,让师爷记下他的情况,又带着人去了另外两家看了一下,那两家同样是在院子里晾晒粮食,可以说,现在整个村子的人都在院子里晾晒发霉发黑的粮食。
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也就这两天的太阳好点儿,若不赶紧晒干,怕后头还会下雨。” ,!
所以所有粮食都被水泡了。”
然后他们运气还很不好,那天之后依然是连绵大雨,加上他们人都得寄居在亲戚家中,连人都顾不上,更别说顾上这些粮食了。
等雨终于小一些,他们也找到地方可以晾一晾这些粮食时,搬出来一看,好多麦子都发芽了,不少稻谷也冒了讶。
而剩下的,就算他们晾出来了,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冒芽。
大圆爹最后狠心把冒芽的麦子和稻谷,以三斤换一斤的比例跟村里的人换。
没办法,这些麦子和稻谷不仅冒芽了,还是湿的,可即便如此,也没有换出去多少。
比较和他家一样,粮食受潮的人家不少。
而且这东西吃一顿两顿还可以,买太多了拿回去,芽高了,想吃都吃不了,那才是浪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