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与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炮灰脱离剧情后,川与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了?」
谢惓放下筷子,虽然他和宋邑没什么相处过,但因为程慈,两人经常见面。
「谢惓,我堂哥找你。」
来了,谢惓在心里想着,「好,不过宋殿帅寻我有什么事?」
「不要担心,表哥人很好,他只是例行询问。」程慈安慰。
宋宣,殿前都指挥使,虽然担着节度使名号,却是个虚衔,不需要赴本州府处理政事,在京任职。
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合称两司,两司下属三个机构合称三衙,两司三衙是禁军最高指挥机构。
宋宣不过三十出头,已经做到武官顶点,难怪国公府其他子弟都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甚至去经商。
仕农工商,商人一直以来是备受歧视的群体。
大魏王朝建立不过百年,而且是从分裂走向统一,奉行重儒轻武,对读书人需求量极大,因此对商人要求不算严苛,商人之子可以读书做官,但之前的朝代,不仅对商人要求颇多,而且一旦入商籍,家中子弟三代內不允许入朝做官。
宋国公三房家中子弟经商,成了上京城一桩笑料,后来三房搬出国公府,自立府门,和大房二房逐渐有了隔阂。
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保全自家的手段呢,要是国公府子弟皆能文能武,在朝中做事,国公府早就湮灭在歷史烟云中了吧。
谢惓和程慈、宋邑走下书院,在半山腰见到宋宣。
「谢公子,关於前天晚上的事,本官有些问题想询问你。」
宋宣朝谢惓微微頷首,谢惓拱手作揖,
「不知宋殿帅有何问题。」
谢惓和宋宣对视,宋宣三十出头,一身玄色甲冑,身材健壮,小麦色皮肤,脸右边从额头至太阳穴有一道狰狞的褐色疤痕,眼下有些青黑,估计许久没睡了。
他能走到现在的位置,都是在战场上廝杀拼来的,身上带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厚重的压迫感,盯着人的时候,像是巨石压在人身上,压力倍增。
谢惓垂着的手指忍不住攥紧,眼神却没有退缩。
「前天晚上,四殿下宿在临渊书院,半夜遭遇刺杀,当时你也在现场。」
宋宣见谢惓承受住自己给的压迫,心里讶异,面上却是公事公办的严肃。
「嗯,」谢惓点头,「当时四殿下在我屋舍里看书,」
「表哥,抓到的那些刺客什么都没问出来吗」
程慈听到宋宣的话,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晚四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