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信义,四合如意,云霓,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百文不等。
苗顺看着账房地上摆着的一箱箱铜钱,不禁抿了抿嘴唇。
苗顺道:“可这些日子我们什么都没做。”
“但是大娘子有言在先,我们就得这样去做,”杨小山拍了拍苗顺的肩膀,“大娘子说了,做买卖要有信义。”
杨小山努力回忆着那句话到底是咋说的,其实杨钦已经教过他很多遍,他自以为很熟了,用的时候,难免还要回想。
“以义制利,义利兼顾……”
后面他实在想不起来了,杨小山只好放弃:“反正你拿就是了。”
杨小山说完,杨家人已经安排工匠们陆续进入账房。
看着大家真正领到了银钱,苗顺提起的心才算放下一些。
“拿了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该走了?以后陶窑都用不上我们了。”
有人问了账房。
苗顺立即看向杨小山。
“自然不是,”杨小山道,“城中泥炉都不够用,明日大家还得回去烧窑,有的是事要做呢,只不过……咱们做事的规矩与谢家不同,一会儿大家就清楚了。”
听到有活儿做,众人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神情,还没到春耕的时候,总不能回去闲着,闲一日就少一日的银钱。
“领完银钱的工匠,去旁边的屋子。”程琦向前指了指。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那边要做些什么。
苗顺匆匆拿了工钱,带着人走过去,只见里面有几个杨氏族人,桌子上摆着纸笔,看模样是要写些什么。
苗顺先开口问道:“这是……”
“大家将自己擅长做什么,做了多久,如实告知。”
魏老、耿老、姚老几位老师傅走进屋,三人向大家点点头,然后魏老师傅道:“咱们都是手艺人,都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
“写好了,东家也好安排活计对不对?”
“那谢家,为了讨巧做泥炉,到处寻工匠,那是工匠多就能做得好的?”
“人也不是这么用的。”
“擅长烧瓷的,不能让他去烧陶。”
听得这话,苗顺心中一动,他看向魏老:“师傅,杨家的瓷窑还需要人手?”
耿老师傅捋了捋胡须:“那是自然,你没听说杨家又烧出新的瓷器了吗?”
这个苗顺等人自然听说了。
不过……
“那是杨家瓷窑,自然要用他们的人,我们……”
耿老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