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封王觉悟,汉室风云录,来不及先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战将刘贾提出可立刻南下入韩,趁早平定韩地,如此汉之所辖范围可直接与楚接壤,与梁地接壤。
梁地彭越本在反楚,如此汉与彭越可直接逼近楚。
刘邦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喜色,但依旧不动声色,先向灌婴征求意见,灌婴表示可速南下,再回合王陵、王吸、薛欧之兵速定韩地、陈郡,将兵锋抵至砀郡。
诸将皆以为如此,可速南下击郑昌。刘邦的面容依旧很寻常,看不出什么兴奋之色,对诸将的反应似乎早已料到。
刘邦的沉静让诸将的热情稍稍下降。
刘邦的眸光看向身旁的张良,韩地对于张良意义重大,张良对韩地倾注太多心血,故而他非常在意张良的感受。
张良入汉,刘邦封其为成信侯并为韩相,与韩太尉姬信共略韩地,将韩地从楚中夺回来。
用人在于揽才,张良入汉乃刘邦入关以来最开心之事,亦是最苦恼之事,那便是如何留住张良之心。
经历诸般事后,刘邦知道某些人当将心比心,比如张良,封侯赐爵未必能留住他,但揣摩其心便能知道,张良最关心的还是相韩,助其略韩地,得其王佐之才,可谓舍韩地而得天下。
故而刘邦立刻封侯之时又拜其为韩相,一为制约姬信,二是留张良之心。
令刘邦惊讶的是韩王成死后,张良心灰意冷,并不愿再相韩,故而只留其名,反而建议刘邦所降下韩地者因以予之,拜韩太尉为王。
此言令刘邦更加的钦佩张良,与汉中对后许诺姬信为韩王非常的吻合,让刘邦更加的放心。
刘邦与姬信于汉中一场对策谈话后,刘邦虽许诺其为韩王,先拜其韩太尉,将兵略韩地,亦只是制太尉印绶,未曾真的找人制韩王印。
内心并非真的愿意将韩地交予姬信,韩地较为重要,是东进与楚争天下的翘板,他需要好好考察下姬信。
此举不过是刘邦在入汉时诸将卒逃跑时思索所得,那时他在思考为何有些将逃离他而去,仅仅是因为思乡,不愿客居他乡乎。
那个时候刘邦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诸将为何跟其西征,为何跟其入咸阳。
为封侯拜相,为爵位,为自己,但到头来仅仅是自己为王,其余不过是一个口头侯爵而已。
如果将攻略之地给予所降下者,那么诸将是何感觉,乃为自己攻城略地,为自己打天下,岂能不卖力。
至此刘邦才萌生欲分王的念头,起初的刘邦仅仅欲得一个关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