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八十八章 韩信故人,汉室风云录,来不及先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及待的神色,没错究竟还有何人可以在这个关键时刻敲开韩信的大门。
冷耳见几人皆面有焦急之色,不敢再继续卖关子,便道,“同为九卿之一,治粟内史襄。”
“治粟内史襄?”
“治粟内史襄!”
除却冷耳本人,四人的神色各自不同,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震惊,一种惊疑,但无论哪一种皆带有无法掩饰的喜色。
治粟内史襄还是比较了解的,入汉时刘邦除常召见诸将商谈还定三秦之计后,便是找治粟内史了解国库的情况。
治粟内史,这可是位列九卿之一,是掌管诸谷物以及金玉之贮,如同后世所言的国库司库。
国库很多人明白,那是储存粮食金玉绵帛之地,司库则掌兵器卤簿的机构。
不过此时尚未有国库和司库成熟的概念。
汉国初建,一切仿照秦。
从属官上可以充分了解治粟内史所掌之事。从名字上有个粟字,便知与谷物有关。
其属官有太仓令和太仓丞,掌国库中粮食之贮,同时还设置有平准令、平准丞,从平准二字上便能猜到一二。
平准令、平准丞,掌国都及诸郡物价。
从之治粟内史掌管着一国之钱粮,各郡县之物价,系着万千之民。
在汉中的刘邦当时心思多在如何还定三秦,离开这个地方,自然不会思虑着如何好好治理巴、蜀、汉中之地,如何让这里国富民强。
刘邦虽然心思不在这,但不代表他不关心,这个事情他完全交给萧何,让萧何负责治理巴蜀之民,筹集钱粮。
萧何按照秦之制度,直接进谏刘邦设置治粟内史,来协助他掌国库钱粮。想到国库钱粮,那么刘邦自然会联想到日后欲还定三秦时所需要的粮草与辎重。
粮草自然需要从国库中调拨,多多益善,自然一口答应,命萧何直接照做,于是名襄之人成为治粟内史。
如此九卿的人物,此人的姓氏居然已经史失其姓氏及谥,实在是个比较奇怪的现象。
粮草有人解决,但辎重尚未有得力之人,作战需要兵器,攻城需要器械,这些需要人去锻造,需要运输。
这些军资不仅需要专门的工匠去打造,还要有人能统一调配,及时给前方作战将士做补充。
为此刘邦依旧是担忧的,他太缺少人手,自从入汉中诸将逃亡后,严重的缺少人手。
当时还是萧何为刘邦排忧解难,建议再设置一个能统一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