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古代群穿生活,寒小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算是三十,对吧?”
这要是赵闰土此时在场的话,一定喷死她。
怎么今年二十七,就差不多算是三十了呢?这数学已经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问题了,这是幼儿园的体育老师教的吧?
问题的关键在于,赵桂枝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赵老太太听进去了。
她不光全都听进去了,还认真的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末了一脸神情复杂的点点头:“确实啊……你哥最近在忙些啥?我要有好多天没瞧见他了。”
前面那几个月里,赵闰土是直接跑离了府城的。据说他是在省城发展新业务,当然也不一定是待在省城的,估计没少跑别的地儿。要不是前几日为了招待郭十六郎,他还真的就不一定会赶回家。
“他还能干啥?不就是在忙活日禄题库的事情吗?就二郎的那个小弟,郭十六郎,他好像帮着引荐了他祖父给二郎还有我哥认识。反正他现在可忙了,天天都待在出版社那头,恨不得连轴转,据说连吃饭睡觉都是抽出时间来的。”
赵桂枝早就让人提醒过他了,提醒别在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之所以说的那么委婉,是因为传话的是赵闰土的心腹手下,反正她相信以她哥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听懂她的潜台词的。
不过更多的消息,她就不知道了。
“这孩子,他就不能稍稍分点儿心思放在他的终身大事上头?”这点,是赵老太太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
如果说,上辈子那个情况是没办法,毕竟赵家也是普通人家,赵闰土更是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哪怕他叔婶对他不错,那也不至于给他买房买车娶媳妇儿吧?加上他又一直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让奶奶过上好日子,因此就算拼命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搁在如今呢?
赵府真的不差钱,尽管从去年赵闰土过来后,赵家的财富那是直接翻了一番还多,但摸着良心说,原身也不差钱呢!赵家虽是商户人家,但也是有田产的,还不少呢,光是赵老太太的嫁妆田就有上百亩。赵家祭田三百亩,其他田产更有近千亩之多,哪怕并不是所有的田产都是上等良田,那数目也是很可观的。
像江家,统共也就十余亩地,那就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还能挤出钱来供养读书人。
基本上以现如今的生活水平来看,如果是自家的田产,那么有个三五亩地就可以确保一家人不被饿死了。要是有十亩地,除非是摊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灾荒,要不然光是吃喝不算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