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依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22 章 殿试,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云依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华年索性买了原材料,在京城动手做了一批出来,让康忠试试新的是不是效果更好些。
康忠拿去后,过了两天再次上门,拿了一大堆价格高昂的礼物。
除了各色宫绸,还有一大堆珍贵的珠宝,圆润明亮的大珍珠就有足足一斛。
“乡君不必客气,本侯如今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光是元化帝和康贵妃源源不断给予的赏赐,就能堆满几个大库房了。
秋华年不动声色地磨了磨牙,糟糕,被炫富了。
康忠坐下笑着说道,“这清凉油真是好东西,当初在海上要是有它,不知能少吃多少苦头。乡君的方子好好留着,日后有大用处呢。”
秋华年看了眼杜云瑟,总觉得康忠似乎话里有话。
但康忠只是又讲了下京城哪家的海鱼好吃,哪家的珍珠货真,便告辞离开了,临走前还说改日要请他们去吃海津镇的顶级鱼鲜。
康
忠离开后,秋华年和杜云瑟一起回到后堂。
“太平侯今日话里话外都在提海港,是我的错觉吗?”
杜云瑟摇了摇头,“朝廷有意新设海港。”
“新设海港?”秋华年眼睛一亮。
裕朝目前只允许福州一带的几个港口与海外各国通商贸易,秋华年一直想了解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却没有机会。
“新海港会在哪里?”
杜云瑟展开一幅京畿及附近地区的简易地图,端详片刻后,在一处地方指了指。
“太子已知晓要新设海港,却不确定具体位置,从太平侯的话中看,应当是在这里。”
杜云瑟指的正是海津镇。
秋华年愣了一下后意识到,这块地差不多是现代的天津嘛。
天津作为大城市是较为年轻的,这块地区设立行政机构,最早是南宋时期的直沽寨,元朝改为海津镇,明朝永乐时期才设立天津卫,后来陆续增加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清朝时三卫合一,正式成为天津府。
如今的裕朝,那个位于“三会海口”在另一个时空无比繁华的天津,还只是一个以海鲜闻名附近地区的小镇。
康忠为什么要给杜云瑟和太子透露海津镇建港之事,秋华年没有多纠结,这不是他负责的领域,他的关注点在海港本身上。
如果海津镇以后有外国商船来往,他能办的事情就多了。
蚝油、清凉油和许多还没做出来的东西可以卖出去大赚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