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应不识,莲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提审犯人的地方见着了薛平周三人的的尸体,死法与狱吏一般无二。
继续向内愈发地昏暗,诏狱尽头的牢房更是一片狼藉,粗笨的锁链如木头般被削断,庆公公中箭的尸体仍然还在原处,头虽不自然地垂着,可那一双眼仍是圆瞪,手中虚握着的短剑依旧泛着寒冽的微光,的确能看出与众不同。
几步之外一个身形瘦小的尸体伏在地上,身上的衣物已被划得乱七八糟,皮肉也都已翻开,看着让人不寒而栗。
黄铮易犹豫了一下,弯腰想将尸体翻过来查看,与他同行的禁军统领见状忙道,
“这尸身面目惨烈,黄相最好别看。”
黄铮易退了两步,
“你来将他翻过来。”
禁军统领顿了一顿,将随身的剑取下,用剑鞘将尸身翻了过来,黄铮易稍稍凑近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这尸身只能用血肉模糊来形容,整张脸被乱剑砍花,一点也看不出面容为何,只是这身形衣着确是叶时雨没错。
“走吧。”黄铮易忍住心中的不适离开了诏狱,行刺乃是谋逆的大罪,皇上既然召了他来,那他便要主持此案。
此案虽重大却简单,又是圣上亲历,种种细节皆清晰可见,短短几日就结了案。
梁九庆为太皇太后亲信,同时也与薛羽关联甚密,原是在圣上刚刚即位之时就已计划弑君,后高靖南虽薨逝却仍贼心不死。
高长风即刻下旨将薛羽押解回京,若反抗就杀无赦,至于太皇太后虽也牵涉其中,但念其年事已高又重病缠身便不再追究其罪名,反倒仍在慈恩宫内好生养着,朝中群臣直呼当今圣上乃至仁至孝、不咎既往的明君。
高长风虽有伤在身,可政事却一点没落下,对于之前各地起义的暴民也并未直接武力镇压,而是从赋税与盐价先行着手,平息了民怨,谁又肯放着太平日子不过而谋逆造反。
至于军中兵器缺乏,高长风先行将以往换下来的旧兵器重新锻造,宫中目前主子也不多,便也同时缩减了宫中部分用度用于粮草补给,先行解了燃眉之急,而后与中书省、户部等共同商议田税改革之事,以求国库充盈,长治久安。
而后就连殿试也不顾伤痛完成,状元郎正是当初会试第一名洛清许,委任翰林院修撰。至于谢松雪因无会试成绩,虽未参加殿试可才学世人皆知,再加上小殿下读书偏只认他,虽只任了个翰林院编修,却兼了皇子殿下的蒙师,此位置何等重要不言而喻,日后官拜太傅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